浅谈语文课导语的设计艺术

时间:2022-09-10 02:54:20

浅谈语文课导语的设计艺术

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好的导语设计会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建立起学生已知的情感磁场,提高语文课堂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呢?

一、导语设计要推陈出新,先声夺人。

新奇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推陈出新,先声夺人,学生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如,不少学生不太习惯修改文章,认识不到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于是我为鼓励学生认真修改文章,设计了下面的导语:

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为什么要修改呢?打个比方,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吧,她们每天起床后梳妆,对着镜子,用增白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别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上下番苦功夫行吗”?诗人何其芳说过:“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看来,这真是一条至理名言哪。

同学们听了这段话,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有一次新学期开学,适遇一场大雪使许多乡村交通中断,而大部分同学们却克服种种困难按时返校,我很感动。次日,我去九一班上第一节课,这是一节口语课。以往上口语课,同学们往往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第一个上台讲话。新年伊始,这节课该怎样导入,才能有新意?我就这样设计: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望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大地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看室内,气氛温暖如春,全班座无虚席,真乃是兴旺景象。”接着,我提高声调,扩大音量说:“瑞雪兆丰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与春天一起进步!”热烈的掌声响起,教室的空气一下子活跃起来。“新年伊始,谁第一个上讲台练口才?请描述,昨天你在山村车站等车时的情景。”我亲切地看着全班同学,他们个个都摩拳擦掌,想登台一试为快。

二、导语设计要优美感性,如诗如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时代,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同时,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的导语设计力求达到既优美又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学才智得以增长,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时,就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有人却倾心于淳美的田园风光。是啊,都市的繁华固然令人向往,然而那片片绿色的田园,那安静和谐的村落,那轻柔袅娜的炊烟,那绿树掩映的农舍,那淳厚古朴的乡情,不也令人神往,令人欣喜,乃至令人陶醉吗?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描绘过她,讴歌过她。可是你们知道田园诗发端于谁吗?以讴歌田园生活之美好,抒发田园生活之情趣,并以此为主要创作题材大量纳入诗篇的是谁呢?好,我告诉大家,他就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诗。”

一段话,就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好的意境中。

三、导语要诱导思索,启发灵感

设计这种导语时,教师要把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的线索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诱导,使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形成一种思索过程。

如在讲茅盾的《白杨礼赞》时,我设计的导语:“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看一下插图――谁能解说一下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幅图画放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对平凡的白杨树加以礼赞?作者又怎样进行‘礼赞’的呢?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学生的思路紧循着教师这段步步深入,诱发思索的导语,与教师很好地配合,积极思维,教学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我的一位同事在教授契珂夫的幽默讽刺小说《变色龙》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变色龙》是描写动物世界的科幻小说吗?是想象天空神魔的神话小说吗?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一篇怎样的小说?‘变色龙’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借这一种动物来描写一位堂堂的警官?俄国著名小说家契珂夫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成功的塑造了‘变色龙’的形象,这个典型形象使人们在觉得滑稽可笑的同时又产生深深的思索。”

这个简洁的导语会使学生思路开阔,触类旁通,还可能会产生思想的火花:作者能以物喻人,我也可以试一试,从而用心去推敲、领悟作品的精髓。

总之,语文教学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语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具体来说,一是力避落入俗套,要给学生以新鲜感,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二是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导语是师生间建立课堂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其思维之弦,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如果这样,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上一篇: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