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应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利益

时间:2022-09-10 02:54:07

全球治理应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利益

李仲周:经济学家,现任中欧支持中国参与世贸体系项目首席专家

全球治理的目的应该是增强全球经济的活力,使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机会,实现全球共赢。

世界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获得了世界经济和贸易自由化的巨大红利,获得了迅速扩张的世界市场,实现了长时期的高就业、低通胀,享受着高度富足的生活。发展中国家也有了发展的机会,由于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激增,使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国也大受裨益。

全球化来势凶猛使全球经济版图逐渐改观,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谓的“新兴经济”的崛起。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向高盈利的服务业发展,制造业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解除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恶化之忧。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膨胀,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同时为追逐低成本高利润也不可避免地将某些蓝领就业机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切都是市场力量所驱动,本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理由。但工业化发达国家有些政客对全球化可以说是爱恨交加。爱的是那巨大的红利,恨的是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他们的心态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富足了还想更富足,让他们分担一份结构调整的义务,使发展中国家也有发展的机会,那就一百个不愿意。这就是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基本原因。从战略上考虑,他们担心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行世界经济秩序受到冲击,从而失去主导权。但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世界经济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七国集团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何谓全球治理说到底就是七国集团共谋对策防止全球化影响工业发达国家富足而悠闲的生活方式。

七国集团依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着全球经济的方向,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新兴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全球经济活力之所在,全球市场扩展之源泉。全球治理要有全球的治理方式,全球治理应该更加民主,更加公平,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利益,而不仅仅是七国集团的利益。当前的紧迫任务是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依然是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但是它们的效能越来越低下,其原因是没有适时地按照变化了的情况来调整它们的战略和决策机制。遭人诟病的所谓“华盛顿共识”是因为过分的意识形态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不考虑受援国国情附加诸多的政治条件,试图完全按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改造受援国,使受援国经济适得其反。多边援助机构强调消除贫困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消除贫困要靠经济发展。中国接受世行援助效果甚佳,是因为中国通常不接受不合中国国情的附加条件,接受的项目都是经济发展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所承担的经贸体制改革的义务也是根据中国经济的客观情况而作出的。所以中国加入世贸既促进了中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又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迅速增长的巨大市场。

当前全球治理的紧迫任务是遏制保护主义的思潮,维持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制度,保障国际金融货币制度的稳定,国际投资流动的顺畅。工业发达国家借口国家安全,限制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进入就是保护主义的最明显表现。工业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在新兴经济体有庞大的投资,却不允许新兴经济体到他们国家投资,这就是粗预自由市场的游戏规则。这些歧视新兴经济体的措施需要进行全球治理。绝不可以把治理的矛头针对新兴经济体。全球治理的目的应该是增强全球经济的活力,使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机会,实现全球共赢。

上一篇:“败诉”不一定是输家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人文价值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