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世界》:为九旬老人圆梦

时间:2022-09-10 02:52:58

《老年世界》:为九旬老人圆梦

金琦,1924年出生,90岁;李然一,1923年出生,91岁。他们的友情可以追溯到十五六岁的少年时代。那还是在抗战时期,为求学,他们相识于国立绥远中学,在满腔热血的年纪,播下了友情的种子;参加工作后,他们彼此挂念扶持,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凝练了友谊的真诚;工作调动,住址搬迁,他们最终远隔两地,断了联系,岁月沧桑检验了他们友谊的深重。30年后,《老年世界》像纽带一样牵系起两位老者的心,帮助他们重新取得联系,圆了老哥俩三十年的“再见梦”。故事很简单,其中传达出的真诚和温暖却是感动人心的。

年少同窗 患难见真情

金琦和李然一在陕坝国立绥远中学求学时就是要好的朋友,当时金琦15岁,李然一16岁,他们都是从沦陷区招收来的学生。

1939年,在绥远省战时省会所在地陕坝成立的国立绥远中学是当时绥远省的最高学府,也就是后来的“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绥远沦陷区。为避战祸,学校多次迁徙,先在陕坝几个大院,后又搬到米仓县的梅林庙里,冬天日军大举进犯,全校师生徒步七八天逃亡宁夏,第二年五月份,日寇被击退后,又回到陕坝。金老回忆说自己当时年龄小,身体弱,逃亡路上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全靠李然一他们大一点的同学拽着走。

据两位老人回忆,那时的同学们都怀着救国图强和抗战必胜的信念,特别是从沦陷区出来的学生,强烈的国仇家恨充斥在他们满腔热血中,条件再苦也斗志昂扬。他们远离家乡,告别亲人,把学校当做家,同学就是亲人,这种互相的慰藉和依靠把年少的学子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正是这种情感为他俩一生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绥远中学的四年多是李然一最难以忘怀的时光。他在绥远中学上学的第四年得了一场大病,不得已休学回家养病。回忆当年上学的情景,两位老人深有感触。那时每个学生一个小木凳、一块木板,买点蓝色染料兑一瓶“墨水”,上课时木板放在腿上当书桌,下课后便提回宿舍,晚上两人用一盏麻油灯继续学习。宿舍有一盘大炕,住七八个学生,冬天没有火炉,学生们轮流烧炕取暖。课本是极为缺乏的,常常要靠学校油印,最终能拿上一本字迹并不清晰的手工油印本,学生们会欢天喜地,因为更多的时候需要抄课本。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金琦1945年7月毕业。之后,他去了国立兰州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继续学习,直到1948年毕业后,在当时绥远省政府农林处当设计员。

李然一病愈返校时,和他一届的同学们刚刚毕业,没有金琦他们这帮熟悉的朋友,校园显得寂静了很多。“当时,有一个兰州的部队学校也在招人,我也打听到很多绥远中学的毕业生去了兰州,于是,我离开了绥远中学,就此参了军。后来才知道,我参加的正是董其武的部队。”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率部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之后,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李然一被安排在军区工作,直到1986年离休。

建国后安定下来,两人刚刚能多见几面,1950年4月,金琦又被派到东胜筹建伊克昭盟中心苗圃,但他们的友谊却没有因为地域相隔而疏淡。现任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李玉林是李然一的三儿子,他至今还记得六七岁时候的一件事。李家人口多,收入少,生活一直很拮据,那年甚至断了炊,兄弟姐妹们饿得直哭。金琦知道后,从所剩不多的口粮中匀出一些送来,以解燃眉之急,为陷入困境的李家带来生机。李玉林说母亲一直记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生前,常和儿女们念叨:要知恩图报,永远记着你们的金叔叔啊。

可是金琦和李然一总是聚少离多,他们上一次相见还要推到30年前。大概是1983年的夏天,在伊盟工作的金琦来呼和浩特市开会。同会的杨志一是他绥远中学时的同学,他向杨志一打听李然一的情况,对方说:“李然一的妻子好像在新城电影院门口卖冰棍呢。”当时,金琦高兴极了,赶忙跑到电影院门口去找,果真找到了。回想起那时的巧遇,金老脸上浮着一丝红晕,笑得像个孩子。他说:“她看到我又吃惊又高兴,当时就收了摊,带我回家,说老李也在家,她给做点菜,让我们俩好好叙叙。”意外相见,老哥俩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相互紧握对方的手。那天,他们聊了很久。

当天晚上,金琦还有工作,便离开了李家。因工作紧张,开完会,他就回伊盟了,他想反正知道了住处,总有机会再见的。不曾想到,他再去呼和浩特市找李家时,那个小区,连同电影院等附近的一大片建筑都被拆迁。他们再一次断了联系。

白首知己 天涯共此时

80年代初,金琦从林业系统调到达拉特旗人大,直到1992年退休。日子清闲了,多年辛劳造成身体欠账,早在1982年,他做过一次胃切除手术,1994年,又做了一次乳腺癌根治手术。谈到自己的身体,他还撩起衣服让大家看,从侧腰蜿蜒到胸口近一尺的刀口狰狞地嵌在松弛的皮肉中,他笑着说:“还行!过了九十,反而觉得精神不少。我还要多写文章,在《老年世界》上发表呢。”

聊起《老年世界》,金老的话多了起来。他说,《老年世界》陪伴了他很多年,杂志上的栏目很贴近自己的生活,文章都是喜欢看的,看着看着,自己就有了提笔写写的念头了。归化城是金琦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呼和浩特旧城。世事变迁,昔日的归化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包藏着他记忆的城郭早已成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可是,儿时的生活情景一直留在他心底,多少年来不曾忘怀,归化城的离情别绪、市镇景观、风俗民情都让他浮想联翩,为此,金琦写了一篇《忆归化城》,托在呼和浩特市的三弟金瑾转送给《老年世界》。最终这篇文章登载于2014年第9期的“人物・往事”栏目中。

金琦没有想到的是,李然一也是《老年世界》的忠实读者。李然一看到这篇文章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有这样的叙述:“1937年,我12岁,在呼市南柴火市街省立第五小学念书。当时的校长叫刘兆梦,他也是后来我在陕坝国立绥远中学读高中时的班主任,语文名师。”看见这几行字,他心里咯噔一下,“陕坝国立绥远中学”,这是我的母校啊!当看到作者“金琦”时,李然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金琦给《老年世界》投稿,那杂志社一定有他的联系方式。李然一说,他当时恨不得立刻去杂志社,可当时已经快下班了,只得作罢。

上一篇:解密绿地“混血”基因 下一篇: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实施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