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

时间:2022-09-10 02:36:01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质疑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终。学生有了质疑才会去探索,有了探索活动才能有创新。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大环节,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文题处质疑。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学习课文前,可以就文题提这么几个问题:谁的套子?怎样的套子?为什么说人是装在套子里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大致会是什么?初读时,对文题提问,学生就会在阅读时特别留意这些重要信息,理解这些重要内容,从而迅速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对文章题目提出问题,能产生一种悬念,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全文。这样常常可以很快进入文章的主旨或主要特色,在帮助把握课文内容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从字词、语句上质疑。很多学生平时作文老是写不好,把语句写得干巴巴的,非常平实,没有一点点生动的表达,就是因为不注意遣词造句,没有推敲字词。推敲字词,不但能帮助理解课文,理解语句含义,更能提高分析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及写作水平。如在《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学生可就以下句子提出疑问: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清雾浮起在荷塘里;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在这三句中,动词“泻”“浮”“画”为什么用得好?还有没有其他的词可以代替?换成其他的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用哪一个更好?学生如能提出这些问题并努力解决,那么,课文内容学好了,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 从描写处质疑。文章中的描写,是作者表现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还是人物的肖像、对话、行动、心理描写,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描写,分析描写的作用,揣摩描写的技法,是极其重要的。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就可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这样学生就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为什么要多处描写风雪?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所提的问题大都围绕课文的重难点,相对较集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做知识的归纳综合。

4. 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到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动作,“将火炭盖了”,“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描写这些动作有什么作用?到山神庙时,“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辍将过来靠了门”,描写这一动作有什么作用?在课文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这对下文的情节有什么暗示作用?

5. 从语言运用上质疑。如在《雷雨》这篇课文中,多揣摩人物语言,就可体会语言内涵的丰富性。可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她是不大规矩的”,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这句话可不可以换成“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为什么?“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话妙在哪里?表现了侍萍怎样复杂的感情?

6. 从看似不合常规处质疑。许多文章中都存在着一些看似不合生活情理,细想却是极合情理的地方。认真深入地钻研了这些问题,常常可以比较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窦娥冤》中窦娥的三桩誓愿都不符合生活常识,为什么都能实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为什么在“被驱遣”回家前要那样精心细致地梳妆打扮自己?文章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这也不符合生活常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包身工》中为什么把包身工住处称为“蜂房般的格子铺”?为什么称她们为生物?为什么《包身工》的作者称包身工是“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祝福》中,祥林嫂已“老了”,但四叔为什么对死人也还不宽容,骂她是“谬种”?

7. 从看似矛盾处质疑。有些文章会出现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这些地方常常是理解文章的一个突破口;这些地方,也常常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要告诫学生千万不要随便放过。如《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中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新并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既然已经与焦仲卿相约要做“磐石”和“蒲苇”,为什么又说“处分适兄意”“登即相许和”?《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为什么一会说“我实在无话可说”,一会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

8. 从运用修辞处质疑。运用了修辞的句子,是内含极丰富表现力极强的句子,也是极富艺术特色的句子。要培养学生对这种句子的敏感。先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在写到荷花的清香时,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写到月色时,用了“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再以《包身工》为例。作者写到“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这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 从思想内容上质疑。如学《窦娥冤》时,可以思考: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体现在哪里?本剧为什么会有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学《雷雨》时可以思考:周朴园是怎样看待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的反应?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学《孔雀东南飞》可以思考:焦、刘两人的悲剧是如何产生的?结尾焦、刘两人化成了鸳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就从“质疑”这里开始起航,用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在这种“无疑――有疑”“有疑――无疑”的转换中,培养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并以此调动学生自主研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研究的习惯,提高他们自主研究能力。

上一篇:引领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巧用比较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