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时间:2022-08-29 12:00:50

巧用比较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比较阅读,是指将阅读文本特征相似的内容进行对比理解、分析,使学生在对比中迅速、准确地提取信息,从社会背景、景物描写、表现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和思想内涵等方面对课文展开解读。

一、促使小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特征

1. 交融性特征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道德、伦理、艺术、科技等多种方面,可以说是思想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体,并以此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知识网络,课本中选取的作品都可堪称经典之作,精彩篇章使人目不暇接。但是在鳞次栉比的作品中,在纵览全局的情况下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发现很多文章在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具有交融之处,使学生感觉到纷繁的文章却往往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再见了,亲人》与《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两篇文章都是写送别的,虽然在时代背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物设置、情感表达等方面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就这两篇文章的主题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只有最可爱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怀念的人。”学生从比较出发,自然而然地找出交融作品中的特征。

2. 发散性特征

横向性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阅读不但包括同一作品中人物的比较,还包括不同作品人物的比较。如《将相和》中的廉颇与蔺相如、秦王与赵王,在比较中更能凸显人物的鲜明特点。又如《丰碑》中的军需处长与《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都展现出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通过这两篇作品的比较阅读,能够使小学生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纵向性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阅读可以从情感方面比较,如“山水情”(老舍《趵突泉》),“故乡情”(王鲁彦《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又如哲学思考方面的比较,从哲学思想方面比较,如《揠苗助长》的主观与客观,《惊弓之鸟》的原因和结果,《守株待兔》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掩耳盗铃》事物是客观存在等等。

3. 互补性特征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主旨表达、内容剪裁、写法技巧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形成完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体系。如《温暖》与《一夜的工作》都是对这一人物进行叙述,但因为两篇文章在主题方面的差异,导致选材有所不同。《温暖》写经过一夜工作后的,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对一位普通清洁工进行亲切问候的感人情景,歌颂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一夜的工作》主要写作者陪同审阅稿子,见到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简朴的生活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这两篇文章情节的共通,时间结构的顺承,学生在阅读之后,头脑中对的原有印象进行自然的叠加,主题讲述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比较阅读便能反映出的人格力量。

二、小学生语文比较阅读能力提升的技巧

1. 看重篇章主题进行比较

小学生大多对于阅读内容的故事更感兴趣,而涉及到提炼并揭示文章主题,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困惑。我们可以运用比较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同类作品中挖掘主题,让学生逐渐掌握揭示阅读材料主题的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如学生在写父爱、母爱这类题材的作文时,往往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感人的材料实例,针对于此,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加以解决。教师可选择《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学会看病》等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多样化的父爱与母爱表现形式,从而打开学生作文选材的思路,在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有益于写作。

2. 把握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同是写梅花,但主题思想迥异的《梅花》(王安石)、《墨梅》(王冕)和《早》(吴伯箫)三篇作品,王安石的《梅花》,侧重写在严寒中怒放的梅花,赞美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和高贵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人格。王冕的《墨梅》,对墨梅不求人夸、留香人间美德赞美的基础上,表现了作家淡泊名利、不与世俗相同流的高贵品格。而吴伯箫的《早》,则通过梅花来寄托作者“时时早、事事早,要做‘东风第一枝’”的情感。又如,对陆游、同一题目的诗歌《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诗人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流露出忧伤寂寞、孤芳自赏的情思。而的《卜算子・咏梅》则突出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昂扬精神。教师在紧抓诗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深刻理解这两首诗歌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 下一篇:善用生活资源创设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