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9-09 11:47:00

浅谈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的几点想法

摘 要: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钢琴教学,民族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民族特色体现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教材的改革和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在钢琴教学中,在教法上要求把科学性、灵活性一体化,同时在教法和课型上具有独特的教学风姿。

关键词:钢琴教学;民族师范;特色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47-02

一、构建民族师范院校的特色之路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假如民族师范院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很有可能被社会淘汰,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民族师范院校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自身的民族优势走特色办学之路。民族师范院校的办学之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办学方向要明确;形成特色课程、开设特色专业、创新课程模式,形成自身特质,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民族师范院校中,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里正确的办学方向是培育学校特色办学的依据,这里的特色,指特殊、特别、特有、特点,进而有杰出、优质、优秀、特别突出之意。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于地方民族师范院校来说,办学方向一定要明确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作为民族师范院校来说,同样拥有自身的优点是有多年的教育经验和师资,为社会培养和训练许多优秀的专业教师,这些丰富资源都来自于办学特色之路。跟高校相比,民族师范院校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民族师范院校中一些专业结构比较单一,这样的后果会导致地方民族师范院校发展缓慢。总之,在民族师范院校中的特色之路,要与当地社会需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也就是常说的量体裁衣为办学目标,尽量做到结合当地的需要开设专业,培养人才。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使教师队伍素质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特色

(一)民族师范院校钢琴的培养目标

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分以下四个部分,钢琴弹奏基础教学目标和歌曲配弹伴奏培养目标以及伴奏编配弹唱培养目标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育实践),这四个培养目标与民族师范院校钢琴教学课程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民族师范院校中,提倡学生们在钢琴课堂上不仅要掌握钢琴弹奏理论基础知识,还要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同时在钢琴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们必须对歌曲配弹伴奏能力和伴奏编配弹唱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在民族师范院校中要想钢琴教学课程达到以上目标,在钢琴课上要求钢琴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设置钢琴课程培养目标,并且充分利用钢琴课堂教学的实战演奏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向培养目标的方向靠近。在民族师范院校中制定钢琴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单一枯燥乏味的钢琴弹奏与基础教学内容和轻歌曲配弹伴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客观上会导致师生们从不同角度对钢琴的弹奏基础技能训练产生不同的效果,盲目追求高声部、高难度的演奏,甚至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练习曲上和独奏曲上,这样的方式对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的演奏伴奏能力培养的实战内容是不够全面的。

(二)民族师范院校钢琴的教学方法

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民族师范院校中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基础以及接受能力而授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教师们授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们专业知识的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基本技能,从而引导学生们对钢琴演奏的积极兴趣和感受能力。为了改善钢琴的教学质量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一对一和讲座以及分小组讨论教学模式等。这里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就是钢琴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手指条件,和专业基础以及学生们自身的音乐细胞等情况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在民族师范院校中,教师们根据学生们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解和演奏练习,当然对于一些有钢琴基础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可以选择不同的程度练习。还不仅可以为学生们分析和讲解钢琴曲的时代风格以及钢琴曲的民族和曲式风格。可以及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们对不同乐曲和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的代表作品和不同民族特色的曲风有所了解,主要还可以丰富学生们的音乐修养。

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模式还可以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这里的小组讨论是根据同学们自身钢琴的基础而分组讨论,在民族师范院校中小组讨论目的是为给学生们创造机会说出自己学习钢琴的心得体会,利用大家说和同学们实践演奏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之处。在民族师范院校中,分组讨论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程度相差不是很远在一起,在讨论课上却仍然存在差别,原因是根据学生们后来的努力或不努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主动找出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在民族师范院校中利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们得到锻炼,还能让学生们意识到竞争的强力,同样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但是在钢琴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都很欠缺等多种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手指的快速运动和视野以及视奏的困难。在民族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中,学校应该开设讲座,请知名人士以及专家来讲解钢琴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们理论知识更系统化和科学化,学校利用专家的讲座,学生的钢琴理论方面的知识得到增强,同样专家和钢琴师们的讲解让学生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然利用讲座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们自身也是一种挑战,通过讲座可以看出这个钢琴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是否达标。

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要求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当然对于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高度重视的。在民族师范院校中所培养的对象,将来是要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这些学生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主要任务,所以在民族师范院校的学生们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这些都是师范钢琴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民族师范院校钢琴教学课堂中,教师们给学生布置的曲目,可以让学生们掌握和锻炼一定的演奏技巧,当然教师们理应给学生们从曲目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以及曲目的风格、曲式特点等方面详细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从理论的角度掌握钢琴教学的内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在民族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中,要求学生们积极配合教师,从而达到教与学的良好循环。当然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法、视奏、伴奏等相关技能与知识的培养,都需要高度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好钢琴专业技能,同时以为自身将要从事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民族师范院校钢琴的成果汇演

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分别有少数民族汇演形式和穿着少数民族服装弹钢琴演奏以及有少数民族钢琴曲的伴奏形式。弹奏钢琴曲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己适合穿什么类型的礼服,这些都需要考虑,不过钢琴这种乐器属于西洋乐器,不太适合穿民族服饰。但是在民族师范院校中,要求演奏钢琴曲的人在颜色上要淡雅和暖色,主要考虑曲目是什么样的风格,热烈对应的颜色不要太淡,悠扬轻缓的乐曲颜色不要太热烈。如果是中国名曲,比如:山丹丹这样比较革命的,就穿中国的代表色红色。在民族师范院校中如果演奏古典音乐,理应穿正装(西装),当然有燕尾服的话更好,头发整洁就好,不用太在意,如果不是很正式的演出,可以不扎领带。在民族师范院校中有很多关于少数民族钢琴曲作品,比如以下四种:一是中国古代名曲的钢琴作品,代表作有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夕阳箫鼓》《阳关三叠》,王建中先生改编的《梅花三弄》《彩云追月》等。二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有陈培勋先生改编的《平湖秋月》《双飞蝴蝶》的代表作,王建中先生改编的《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刘福安改编的《采茶扑蝶》等。三是有许多著名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分别有《乌苏里船歌》《第一、第二新疆舞曲》《多耶》《云南民歌五首》《火把节之夜》《桂花开放幸福来》等。四是在民族师范院校存在着许多悠久的中国革命歌曲、近代民乐和新时期民乐。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路歌》《北风吹》《兰花花叙事曲》《牧童短笛》《晓风之舞》《舞剧鱼美人选曲》《谷粒飞舞》等。还有现代作品《牧童短笛》。这些钢琴曲在民族师范院校钢琴课堂上,运用多种汇演方式演奏出来,有的学生们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演奏,跟随着少数民族钢琴曲的伴奏等方式。

综上所述,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高度重视钢琴实践应用,钢琴实践应用是要求每个学习钢琴的学生都有机会演奏钢琴曲,从钢琴演奏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再通过钢琴演奏解决自身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民族师范院校中的钢琴实践应用就是指设置一项课程内容。在民族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中,把民族歌舞、民族乐器相互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钢琴实践应用。同时,为了大量宣传钢琴教学,充分利用地方少数民族丰富旅游基地和旅游文化资源以及与其他民族音乐相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都有自身的历史传承价值,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音乐文化资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到世界知名人士认可的是歌唱和舞蹈,在少数民族地区以情歌、祭祀活动、娱乐等模式在民间相互流传。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大力宣传,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可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民族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的实践应用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课外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气息,还能让学生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知和了解。

参考文献:

[1]韩红娟.改进和优化师范钢琴教学的几点思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4):104-106.

[2]陈世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汪子良.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103-106.

[4]宋新.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钢琴专业教学问题的初步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3):55-56.

上一篇:从韩礼德的语篇元功能理论看机译的缺陷 下一篇:抓教师之礼,做有心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