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学生需要的语文课程

时间:2022-09-09 11:44:53

浅谈如何构建学生需要的语文课程



多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固守“课程即学科”或“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的观念。在课程价值上,把知识的重要性推向极致;在课程实施上,知识的标准化、统一化支配着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我也或多或少受此影响。从教多年后,更是把原来好的教改观念丢得一干二净,思维中的应试教育模式自然而然地移植到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中。这种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致使学生兴趣全无,教师自己却浑然不觉,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理性而深刻,曲高和寡是正常现象。

面对学生的冷漠,我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以求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其中的赞美之辞看过就放在一边了,而其中的合理建议,我则一条一条地摘录在我的备课本上。其中一名叫曹玉龙的学生的建议则令我大吃一惊:“建议您多做一些务实的事情,来激发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获得一种精神美,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动情动容。这才是人生语文。”

是啊,我过多地“教教材”,跟着教参、标准答案亦步亦趋,忽略了学生的精神需求。过多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则被漠视或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想去爱它的确不容易。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后来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尝试:

一、充分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动情动容,并从中获得一种体悟、一种精神、一种不懈的追求。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努力更新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例如,教授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莫高窟》时,我反复思考:我应该让学生弄懂什么?而学生又迫切需要什么?

这篇文章是余秋雨先生对莫高窟文化艺术特点的独特发现、对莫高窟文化价值的独特领悟,余秋雨先生对民族文化的感动、彻悟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构建学生人格精神的绝妙教材。教学的要义就是引导学生走进余秋雨先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深处,让学生跟着余秋雨先生去发现、去感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莫高窟作为具备如此丰厚底蕴的文化艺术,其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听故事、学艺术?是探历史、寻文化?都可以,但其最高价值决非如此。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对莫高窟文化最高价值的理解,理解作者对莫高窟文化艺术的狂热追求,对莫高窟文化艺术价值的深刻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我既传播知识技能,又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跟着余秋雨先生去发现、去感悟。我从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聚精会神的神态看到了学生精神上的满足。这时我才明白:理解学生的需要是多么重要,因为学生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

二、抓住精彩瞬间,活化教学内容

旧的课程为什么要变革?就因为旧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而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生是服从课程的。而新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活化教学内容,鼓起学生参与、创造的热情,充分释放自己的智力潜能,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可生成的知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从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愉悦,学到对他们以后的人生真正有用的东西,进而在知识面前站起来,扬眉吐气。

钱梦龙老师在教《故乡》时,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横炮式的问题:“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式的两只脚?”面对这一尴尬的问题,钱老师说:“是啊,我没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没有?没有?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儿,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闰土见多识广,另一方面说明我们还要深入生活多观察。”钱老师抓住了这一瞬间,激发学生把视线投射到课本外的广阔空间,去发现、探索比课本知识丰富得多的宇宙奥妙,从而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受钱老师的启发,我也体验了抓住课堂精彩瞬间的妙处。我在给学生进行夏令营辅导时,刚毕业的学生翟文明来交征文稿,我随即把他交来的作文读给夏令营的学生听。学生听完这篇文章后,我趁机请翟文明为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谈谈写作,他真诚地指出:“作文就是把自己对生活的发现、思考、感悟,用笔表达出来,是一个人创造力的展现。生活中处处有题材,如果你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亲切的、富有生命力的,甚至教室里的空气都是可以触摸的……”他一说完,夏令营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一次,我真切地感受到:抓住课堂精彩瞬间,课堂就更活跃,学生就更灵气。更重要的是,这样反复训练能够给学生极大的激励,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扬眉吐气、昂首阔步。

三、联系学生的现实,着眼学生的未来

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状态,使语文学习成为枯燥的符号记忆。《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课程是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中介。于漪老师也说,备课要考虑学生的今日之需与明日所需。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沟通,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教《氓》一文时,我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心灵对话。分析完女主人公形象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否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为什么?你认为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婚姻爱情?如果一个忠贞的女子无法维持婚姻爱情,应该怎么办?我们师生之间自由而谈,学生各抒己见,发言很精彩。最后,我把《杨澜给女孩的人生忠告》之九呈现给学生:

离开了任何一个男人,你都会活得很好……为什么要为一个男人而让自己陷入不愉快的心情呢?一个不懂得欣赏你的男人,没有资格让你为他难过悲伤……某个男人的离开,只能说那个懂你的男人还没有出现……

这些睿智之语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懂昨天的故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自己未来需要的东西。我们不能在学生的头脑里塞进昨天的东西,让学生拿着这张旧船票,登上未来的客船,去重复昨天的故事。

《长亭送别》一文节选自元代杂剧《西厢记》,距离学生比较久远。教学时,我力图把课文复活,通过课文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实现课程与学生生活的整合,让学生思考课文、思考人生,教给学生一点可发展的东西。在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分析之后,我提了两个问题:现代爱情的基础是什么?课本选了很多关于爱情的文章,你认为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我力图希望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思考生活,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影响其思维方式,影响其精神、立场、态度,让课文知识化为学生的生存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是贴近学生实际、着眼学生未来的理念的体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忠实圆满地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用心去感悟教材,深挖课文的人文内涵,抓住精彩瞬间,活化教学内容,联系现实与未来,构建课内外联系的新课程,教会学生走出课文,思考、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在知识面前站起来,扬眉吐气,实现学生的人格成长。学生以后要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我们不能让学生生活在故纸堆里,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指向生活、指向未来。唯有如此,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会思考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的聪明人。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是着眼于学生的人生的语文课。

上一篇:铅笔的流放地 下一篇:在低碳经济中探寻IT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