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电气设计的分析

时间:2022-09-09 10:23:58

地下停车场电气设计的分析

摘要:随着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地下停车场的面积也不断增大,电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经验对地下停车场设计中供配电、照明、设备控制、视频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等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电气设计;照明;火灾自动报警

Abstract: with the private car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arking problem, the area of the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also increase, and electrical design problems of more and more. Based on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of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for distribution, lighting, equipment control, video monitoring,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linkage analysis control etc.

Keywords: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Electrical design; Lighting; Automatic fire alarm

中图分类号:TM9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供配电

由于地下停车场停车数量大、疏散困难、车况复杂、车内携带物品不明、地下室顶各类管线纵横交错,停车场的防火也随之复杂。根据现行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9.0.1条的要求:消火栓泵、喷淋泵、防火门及防火卷帘、防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和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用电应符合下列要求:I类汽车库和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II、III类汽车库应按二级负荷供电。不难看出,大面积、大数量地下停车场,一、二级负荷容量大,消防设备多,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所以地下停车场必须设计两路电源供电,独立使用,独立管理,确保事故时一、二级负荷不断电。配电线路,普通负荷应使用阻燃的电线、电缆供电;消防负荷应使用耐火的电线、电缆供电。消防用电线路暗敷设时,应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敷设在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和桥架内。

2.1 车位照明

目前大多数设计存在的问题:①照度不足。在一个停车区域内照明灯具偏少,不满足照明标准要求,尤其是垂直照度不足。照度不足使停车区域视线不清、背景模糊,车位后部障碍物不明显,往往造成汽车停不到位,左右间距不均匀,给旁边车位停车带来不便。一个车位按照度标准应按两盏36 W 日光灯设计,保证必要的光通量。垂直照度不均匀必须改变传统的灯具布置方案,将车位后排灯布置在后墙或两后柱上壁装或后项上,以增加后部垂直照度。②车位灯控制不节能。目前灯具开关大多是按大空间分区,或分回路遥控,或人工控制。开灯开一片或一条线,既不节能,控制也不方便。车位照明是短时间照明,停车开车只需几分钟,使用时间非常短,暂载率非常低。这种控制既大大增加了变压器容量,增大了铁损,又在开关容量、导线截面选择、安装费用等各方面都提高了成本。长时间的无用照明,浪费能源,增加了运营费用。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某工程设计中,采用手控加遥控开关的控制方案。将一个柱距内(一般是7.2 mx6.0 m或8.1 mx6.0 m)的所有灯具作为一个控制单元统一开关。停车时利用手中的遥控器开灯,下车离开车位时用柱侧墙壁式开关就地手动关灯。上车开车时用柱侧墙壁式开关就地手动开灯,离开车位时再用遥控器关灯。若车主忘记关灯,可利用时间继电器延时关灯。另外对管理者配备上级遥控器对车位照明补充控制,实现节能降费的目的。该工程是一个6万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原设计照度功率密度值5W/m 计算,需300 kW 负荷,需选用400kVA的变压器,采用上述开关方案以后,充分考虑照明灯具的暂载率,只选用了1台200 kVA变压器,使用后变压器未见过载,运行良好。

2.2 车道照明

地下停车场行车道照明是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车道照明应以路面的平均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诱导性、环境比为综合评价指标,车道分干道和次干道。干道是需要长时间照明路段。所以光源上应选择显色性高、眩光少、高效率、配光合理的灯具。灯具选型上优先采用节能日光灯;灯具布置宜在车道中心线顶部,灯轴与车辆行进方向平行;灯具控制上,由于照明时间具有明显的时段性,采用PLC时段编程控制方式;周一至周五的24 h中,7:30-8:30、11:30-12:30、14:O0-l5:O0、17:30-l9:30时,上下班时间车流量大,采用全灯具照明。0:00-6:00可采用1/3或1/4灯具照明,其余时间可采用1/2灯具照明。周六、周日采用全天1/2照明方案。这样既节约电能,降低费用,又能延长灯具寿命。次干道可参照干道降低一级标准设计。

2.3 应急照明

指当正常照明因故熄灭的情况下,保障安全或人车疏散的照明。对于地下停车场应急照明照度标准要求不高,只需要人能看清楚车行道和人行通道及其障碍物即可,该部分灯具应是长明灯。因此,电源必须可靠,应设双电源切换箱供电,灯具应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点亮。这部分灯具可利用车道照明灯具的一部分,也可在车道两旁的柱壁上单独设计。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人行通道的疏散应急照明往往被忽略,或用车行道上的应急照明代替人行通道的疏散应急照明。由于人行与车行疏散通道是分开的,为保证紧急情况下人能迅速、安全的撤离,人行疏散通道必须有应急照明,而且要可靠。

2.4 疏散诱导照明

它是在火灾时或紧急状况下为人员或车辆疏散提供正确的逃生方向的指示性照明。①在地下停车场的任何位置应能看到疏散诱导灯的指向,指导人员疏散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目前设计的大多数大型停车场人员疏散都是利用车场内建筑物地下室的疏散楼梯。笔者认为:首先应将建筑物地下室楼梯间应急灯和疏散指示灯纳入地下停车场的应急照明系统,不应由地上各建筑物各自管理,这样既保证可靠,也方便控制和管理。② 目前车行疏散诱导指示缺规范,市场上还没有专用汽车疏散指示灯,现有的诱导指示灯型都是采用人员疏散指示灯,人车指示不区分,事故时人车混行,影响有序疏散,延长了疏散时间,还会引发次生事故。①改变现有疏散指示灯的颜色,设汽车专用疏散指示灯。并满足现行国家规范CECS45-92《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第5.3条的要求:设置在安全出口的顶部,楼梯间、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设置在距地面高度为1.0~1.2 m的墙面上,标志灯间距不宜大于10 m。②考虑行车方向有时与疏散方向不一致,车行指示灯还应能在事故时改变方向。这样才能保证有序、快速、安全的疏散。

2.5 值班照明

为了车辆安全、车辆检查、有无闲杂人员甚至可疑人车入内而设置的安全保卫照明,是给保安提供的工作照明,它是长明灯,可充分利用车行通道上的应急照明灯中的一部分作为值班照明灯具。

上一篇: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实践 下一篇:如何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