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时间:2022-09-09 10:20:48

浅谈如何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很多班主任都认为“学生难管,班主任难当”。这的确是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心态。因为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尽管不少班主任花了不少力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收效甚微。以致很多教师不愿更不想当班主任,视班主任工作为“苦差使”。“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给班主任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班主任只有自觉完成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班级的和谐管理。如何有效地实施呢?

一、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班级管理

记得魏书生曾经介绍说,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你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每位同学都是我的副班主任!”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班级管理不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大量的不同事实材料和多渠道的引导,提高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尤其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从而在客观效果上减少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减少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

二、制度与民主互补充,以此提升学生的自治能力

1 以规章制度来保障

一个胜利的团队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个好的班级也必须有严格规章制度。班主任要耐心向学生宣讲为什么要制立制度,使学生明了规章制度对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校纪班规。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量化管理办法》。同时,结合班级学生管理实际,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一些不良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班上存在的同学们习以为常的一些问题,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制度要具体明了,奖罚分明,做到有始有终,将落实进行到底。

2 以民主交流添活力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识到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绝不能粗暴地乱批评一通,而是应找学生耐心交流,以心交心。教师要经常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比如,利用班会和全体学生交流,和个别学生谈心进行交流、用留言的方式和学生在心灵上保持的默契、用作文的形式来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共鸣等等,这样的交流让学生感到了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理解,得到了肯定与表扬,受到了鼓励与爱,从而使学生有了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学生的心灵向老师敞开了,学生出现的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

三、发扬民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

只有绝大多数同学认可的决议和制度,才容易执行,也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四,创设多种自主教育形式,以求最佳教育效果

1 坚持写班级日记

当天的值日班长写好当天的《班级日记》,主要内容:记录当天写在黑板左侧下的名言警句;当天班级学生表现,当天课堂及晚自习纪律情况;对好人好事提出表扬,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对班级或个人提出意见或建议。

2 学习优秀文章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一项经常性工作。思想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其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实践证明,硬性灌输空洞“大道理”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收效是甚微的,班主任要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文章,如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典型介绍,重大新闻,英雄人物事迹,成功人士的经验等,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文章可由学生读,读完一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启示?我应该怎么办?等等。“故事”就是德育资源,是对德育素材的搜集、整合、提炼和升华所形成的教育精品,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中提炼出德育材料,紧贴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班级德育课程,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再结合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这样,学生的思想觉悟就会得到升华,道德境界就会得到提高。

3 指导学生给家长写信

班主任要善于指导学生每学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谈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打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其一,促使学生对自已有清醒的认识;其二,让家长对孩子的状况及心理想法有一个认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4 有针对性地组织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要让学生自己唱主角,自我交流心理活动,反映班上方方面面情况,促进同学的沟通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创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让学生自主管理

1 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能力。首先,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同学之间应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搞好集体。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导作用。如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班长时,等等。

2 实行学生干部工作责任制。在教育管理中,制定明晰的学生干部职责,如:值日班长职责:①负责当天的考勤,在班级日志记录迟到、早退、旷课学生名单。②对当天班级各项工作负责,特别是课堂、晚自习纪律,认真填写班级日志。③早自习前在黑板左边写一条名言警旬,必要时作适当讲解。

3 重大事隋由班级学生大会决定。班级学生大会掌握班级事务的最高决策权,是班级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真正实现学生“小鬼当家”的愿望。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善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真正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这样才能实现班级的和谐管理,这样的班级管理才能收到实效。

上一篇:如何面对学生告状? 下一篇:让学生在情感的感知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