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釉,瓷器收藏新热点

时间:2022-09-09 09:41:27

单色釉,瓷器收藏新热点

在2009年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信心重回,市场频频创出历史新高。而在众多艺术品拍卖中,瓷器大项当之无愧稳坐头把交椅。其中北京瀚海拍卖公司的一件名为“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以8344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震撼瓷器拍卖市场;北京保利一件名为“清雍正柠檬黄地洋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更是以近7千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虽然青花和彩瓷在2009年秋季拍卖会中,创造了喜人的成绩。但在天价的青花、彩瓷品种之外,另一种瓷器品种也悄然显现出其强劲的上升势头,它就是单色釉瓷器。

单色釉凸显价值

与青花、彩瓷相比,单色釉瓷器虽然没有过多复杂的花纹和明艳的色彩,但在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重要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长期以来均为瓷器领域中名贵品种。而2009年或许是单色釉瓷器厚积薄发,显露山水的一年。

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名为“清乾隆粉青釉浮雕镂空长颈胆套瓶”以4770万元港币成交,创下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同年秋拍中,一件名为“清乾隆粉青釉‘三牺’弦纹壶”估价900~1200万元港币,成交价竟达2026万元港币。而早在2006年香港秋拍市场上,此拍品成交价仅874.4万元港币。

与此同时,―件名为“清雍正霁蓝釉梅瓶”估价为50~60万元港币,成交价为146万元港币,而在2004年纽约拍卖市场上,成交价仅6万多美元。短短几年,价格倍增,有着极高成交价与较高成交率的单色釉瓷器,无疑成为了200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当然,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成交记录,只是2009年瓷器拍卖市场的一个缩影。投资者也好收藏者也罢,只要用心分析一下近年来拍卖成交资料就会发现:青花、彩瓷流拍的数量和比例正在日趋增加,而且,其成交价格也往往未达到卖家的预期价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香港苏富比2009年秋季拍卖会上的“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碗”,3650万元港币的成交金额并未超出此前3200~4200万元港币的估价范围。据相关资料显示,此拍品于2006年秋拍中以3148万元港币被一位亚洲私人收藏家竞拍成功。按当时汇价来看,约合人民币3336.8万元,但此次的成交价约合人民币3215.65万元。可见,此笔投资不仅没有获利,从汇率的角度上来看,还有不小的损失。

争宠的砝码

与青花、彩瓷不同的是,单色釉瓷器在前几年并不为投资者所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珍品都为收藏大家所珍藏,市面上流通较少。但随着“捧瓷大军”的数量日渐增多,众多瓷器拍卖专场的涌现,单色釉瓷器也随行就市,呈现一片火热的局面。

然而,天价的单色釉瓷器不仅仅是市场行情上涨背景下的“受益者”,更多的原因在于它“高贵的血统”、繁复的工艺以及独特的造型。

单色釉瓷器多产自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上述几大窑口的珍品都为当时皇家所垄断,烧出的瓷器只能为皇室使用;同时,单色釉瓷器釉料配比成分相当复杂,由于单色釉靠釉色取胜,配方极其严格;再就是造型,单色釉多为颜色佳、器型规整的瓷器。有的一些瓷器,在器型的设计上还吸取了前朝青铜器或玉器的造型;最后,对于窑温也要严格控制,每种釉色对于温度的要求都很精确,如果超出了上下浮动的范围,就会出现釉色含混而成为残次品。

名贵的红釉

在众多受宠的单色釉瓷器中,不得不提起的当属红釉。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十分推崇红色,红色象征了吉祥与富足。所以早在北宋初年就烧有红釉,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随后宋代钧窑的红釉以及明代的抹红也较为名贵。到了康熙时期,创烧的红釉作品则更为名贵,如胭脂水釉(又名金红)、珊瑚红釉、霁红釉。而到了嘉靖年间,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

除此之外,红釉还有很多种类,多半根据浓淡而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称为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暗的称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

红釉瓷器虽美,但也因釉色种类繁多,价格时有差距。因此收藏者和投资者在买入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单色釉的相关知识,多看到代藏品(包括此类藏品当时朝代的仿品以及后世高防的藏品),以提高自身鉴赏水平,切不可盲目跟风。

链接:

单色釉,指单一的色釉。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色泽。在唐代以前,我国的瓷器以单色釉为主,“南青北白”是对当时瓷器行业最贴切的概括。

上一篇:地产“寒冬”能否再现? 下一篇:关注创业板高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