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9-09 06:51:06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 历史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老师、学生的重视!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十分希望这种现状能得到改变。在此,结合本人实际,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几条建议,以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47-01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强的学科,知识面广。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历史,纵横几千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纵观现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形势十分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学校领导不重视;2. 各学校没有专业的历史老师,任课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3. 学生对历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以上因素,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点记得不牢,考试起来就一味地翻书,直接影响中考的历史成绩。特别是2013年中考对题型的改革,并增加了中国古代史的考查内容,让学生非常不适应,从而导致整体水平为历年来中考最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的现状,是一直以来形成的;从只学不考到要学要考,再到要考深考透,这一过程令无数历史老师无比纠结。中考历史分值只有那么可怜的五十分,当然不能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大科目相比,“一直是在历史遗忘的角落”。可作为一名历史教学人员,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我们不希望喧宾夺主,但也不容忽视配角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此提几点自己的想法,供参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职的历史老师,并鼓励教师多参与历史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成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了如指掌;深刻研究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许多学校因师资问题,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七八年级不作考查要求,这对九年级历史教学,特别是中考非常不利。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简单,不外乎就是抄书而已;分数又不多,只有那么五十分。上课不认真,课后也从来不翻书、不复习,对要识记、背诵的知识点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理解与应用。因此,我每次在九年级第一节课上都会对学生做要求:学习历史与其它科目一样,要记忆与背诵,更要理解与应用;常规工作自然也不能少,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照常要做;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只是简单地抄书,更要注重方法与技巧。只有学生重视这门学科,才能认真去学习,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自己初中时的一位同窗,对中国历史知识了如指掌,倒背如流。同学们羡慕不已,问其原因,兴趣爱好是其学习历史最初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才能取得好成绩。历史知识本身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采用一贯的教学方法,学生便会对你及你的历史学科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常规课与多媒体课相结合、历史课本知识与课外历史小知识相结合、制作历史小卡片与写历史小论文相结合……通过多渠道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学习方法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目的非常明确――中考,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应把握这一心理,在平时教学中要渗透一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让你的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怎样去从容应对考试。就学习方法而言,最根本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时间轴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建构成体系,一目了然;学习历史还要学会对比(古今中外),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这是近年来命题的主要方向;对于解题技巧来说,直接关系学生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平时应着重对此进行总结,并在练习及试卷讲评中适当渗透,如选择题的排除法与时间排序法等。

五、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及时做好住处反馈,让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做好相应的调整。教师做到作业、试卷面批面改,及时讲解存在问题;对于成绩相对差点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并指出其不足,坚持做好课堂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为学生学习扫清障碍,从而达到教学的最大效益。

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有学校、老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同行之间的相互探讨、协作,我相信历史的美好明天会不远了!让我们一起承担传承历史的重任吧!

上一篇:关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你就是我24K的纯金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