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时间:2022-09-09 04:58:24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摘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本通过对建筑工程的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这三方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审批;复核;交底;控制;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现代化建筑施工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促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事前质量控制

1.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制度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是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定后,由项目经理部建立起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重点紧抓制定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实施和质量计划(目标)的实现这三个环节,要求项目部各部门各负其责,担负起质量控制的责任,以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主持,由项目经理、材料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生产部部长,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共同商讨确认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开工前15天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按照监理工程师的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施工。

1.2 施工图纸复核制度

图纸的复核必须在施工开工前复核完毕,图纸的复核由工程部负责,必须明确复核内容、复核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复核结果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其结果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1.3 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的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向设计代表进行设计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经业主和总监审批确认,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

1.4 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1)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检部和材料部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2)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有效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进场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化验单。

1.5 计量器具管理

(1)现场计量器具必须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其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2)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3)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标定,严禁使用未经标定过的量具。

2.事中质量控制

凡由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实施前向各工种施工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效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并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之后交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创造正常施工的条件,也是实现造价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

(1)企业对材料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应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

(2)企业应建立材料运输、储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和场所。

(3)企业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把紧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的质量。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模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经济等因素,使现场的施工机械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制定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检验等规定,要求计量人员严格按此规定执行,以确保产品所必需的计量器具符合规定要求。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后,变更通知,然后组织实施。

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标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的不允许使用。建筑产品或半成品保护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在施工生产阶段以施工现场的各环节、各项操作、各工序的控制为主,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把住施工生产关。依据指挥部制定的有关管理办法,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3.事后质量控制

以质量检查为主,配合业主、监理办、高监办,项目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设置专职质检员,加大检测力度。

3.1 工序工程质量控制

(1)由技术部和专职质量检查员将各作业工序质量管理要点落实到各工序,规范各道工序的施工操作规程。

(2)各工序作业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按质量管理要点针对工序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控制施工。

(3)各作业工序负责人和检验人员随施工过程和操作过程及时进行检查。

(4)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应从巡视、检查、旁站监督等方面对工序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2 工序检测检验

(1)首次检验

首次检验是指某一分项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检查验收,并对施工进行总结,将总结报告上报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审批后,上报给驻地监理工程师,得到驻地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能进行正式施工。

(2)自检

自检是指分项工程工序施工过程和完成后对该工程产品的检查,必须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问题彻底解决在施工过程中。

(3)专检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质检部门,配备专人、专车、专用设备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设专职质检员,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专项检查、评分,并由项目经理部确认。

(4)工序交接检查

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组织,由交接工序作业负责人、质检员检查参加,对已完工程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质量达标准要求的工序,填写工序交接单,完备交接手续,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工序不能交接,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3 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施工队长确认,最终评定由项目经理部的质检部专职质检员检定。

(3)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队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4)质检部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质检部门。

3.4 工程质量评定

(1)由工程质检部门根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招标文件对分项工程进行评定。

(2)工程质量评定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质量是建筑业的生命,只要我们重视它,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就能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工程,从而回报社会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

[2]赵健,孙振忠.谈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与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J].四川建材.2011(4).

[3]钟伟.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建筑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4]杨锡银,杨振峰.三峡二期工程1&2标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葛洲坝集团科技,2010(4).

[5]杨景行,杨丁.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建筑.2011(4).

上一篇:建筑钢筋及砼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建筑物砌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