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

时间:2022-09-09 02:53:35

CAST+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

[摘要]本文对新建污水处理厂采取CAST+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建成后的生活污水进出水质进行比对,设计运行排放标准达到国家一级A。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CAST+深度处理工艺 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U664.9+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城镇及周边居民综合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环境发展及污染治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达标水平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基础作用凸显。本文以CAST+深度处理工艺对新建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为例进行解读。

1、设计规模

根据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原则要求进水水质特性, 重点考虑有机物负荷、氮磷含量; 出水水质要求, 重点考虑对氮磷的要求以及回用要求; 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 气候等自然条件, 北方地区应考虑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污泥的特性和用途的要求。某新建污水处理厂选择设计处理能力为3万m3/d,污水预处理采用粗、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采用“CAST+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 ,“同步化学除磷+微絮凝过滤(机械絮凝、纤维转盘滤池过滤)”工艺,尾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 以“CAST+深度处理”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设计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设计进水质

该污水处理厂收纳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该厂进水可生化性较好,B/C为0.5,总氮、总磷的含量较高。设计进水水质如表1:

2、CAST工艺流程

2.1工艺流程图

2.1工艺流程图

2.2 CAST主要原理

CAST+深度处理,是在传统SB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形型工艺, CAST工艺是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rated Sludge Technology)的简称,它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选择池及污泥回流设施,并对时序做了一些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艺的可靠性及效率整个系统是一个间隙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活性污泥通过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不断地进行重复进行,该法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在一个池子中进行。主反应区中的部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选择池中,与污水迅速混合,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而且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内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降解。CAST工艺能够比较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而且依次经历厌氧、好氧阶段,脱氮除磷的效果非常好。

深度处理是微絮技术革新是省去沉淀过程而将混凝与过滤过程在滤池内同步完成的一种新型接触絮凝过滤工艺技术,可进一步去除BOD、COD和SS以及脱氮除磷,CAST池出水中磷、氮的去除可分别达到底98%和90%以上。

2.3CAST工艺特点:

①取代调节池、初沉池、曝气池及二次沉淀池,整体结构简单紧凑;

②耐冲击负荷强,耐有毒化学物质对处理系统的影响。

③可以调节液位的设定使用反应池

④在出现冲击负荷时活性污泥不会流失

⑤有效解决污泥膨胀问题

⑥处理流程简洁,控制灵活,适应性强。

3.主要构件设备

3.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合建,设备按3.0万m?/d安装。粗格栅栅宽1.0m,栅距20mm,安装角度70°,共两套,粗格栅配套无轴螺旋输送机;进水泵房安装4台潜水泵,2用2备,两台流量为1000m?/h,两台流量为600m?/h,扬程13m。

3.2格栅及旋流沉砂池。细格栅与旋流沉砂池合建,设备按3.0万m?/d安装。细格栅栅宽0.9m,栅距5mm,安装角度50°,近期一套,远期再上一套;旋流沉砂池单座直径3.93m,共两座,配套旋流沉砂装置、提砂泵和砂水分离器各一套,远期再上一套。

3.3配水井。配水井远期为四座CAST池配水,闸门全部安装到位。

3.4 CAST池。采用4座CAST反应池,每池平面尺寸61.5m×18.0m,池深6m,有效水深5m,单池有效容积5500m?,污泥负荷0.05kgBOD5/(kgMLSS・d),单池周期4h,其中进水搅拌曝气2h、沉淀lh、滗水lh。

3.5 紫外消毒间。设两条渠道,尺寸L×B×H=6.6m×3.06m×0.6m,设两个UV3000PLUS型紫外消毒灯组,光照接触时问16s,水流流速0.3m/s,有效剂量≥20mJ/cm2。

3.6 污泥浓缩脱水间。剩余污泥量460.3m?/d、初沉池污泥量为165m?/d,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两台,处理量为60m?/h,污泥浓缩脱水前投加PAM。

4、运行效果

新建某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占地面积为40759平方米设计规模3万吨/日投资9759.83万元,主要解决综合小区及城乡结合部地区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处理,设计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见表出水水标准。

5、结论

5.1该污水处理厂采用CAST+深处理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好,满足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排放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水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改善当地水环境

5.2采用采用CAST工艺处理具有处理流程简洁,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运行成本较低。

5.3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脱氮除磷的较好效果。

5.4在CAST系统中,至少应设两个池子,使系统能实现连续进水[2]。CAST工艺沉淀阶段不进水,污泥沉降过程中无进水水力干扰,即在静止环境中进行,泥水分离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沈耀良,王宝贞.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处理城市废水[J].给水排水,1999,25(11):5―8.

[2] 吴再民,颜亮.CASS法在湖州市碧浪污水处理厂的应用[J].环境工程,2001,19(4):28―29.

上一篇:探讨油田酸化工艺增产技术与应用 下一篇:本田雅阁发动机间歇性无法启动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