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域外传播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9 01:40:28

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域外传播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改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域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四大名著影视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存在一定的困境。通过加大传播力度、增加故事性、利用现代影视技术等措施,将四大名著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化阐释,能够让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更加成功地进行域外传播。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 四大名著 传播 改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72-02

由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针对四大名著改编的研究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四大名著改编作品现实意义的研究。在《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1]中就讨论了四大名著改编的当代性。也有针对不同著作进行细化的价值分析,如《近二十年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2]。第二类是针对四大名著改编过程中创作手法、传播形式和作品数量的研究,如《论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3]。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视角放在域外传播问题上,尝试对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域外的传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粗浅的讨论。

一、全球化语境下四大名著的改编与传播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的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活跃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峰。当下许多以四大名著为母本进行改编的影视作品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当代视角的分析。1977年,BBC也播放了日版《水浒传》,这个版本的《水浒传》还在当时被评选为“希望再播的电视剧”。《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全球化的方式较为特别,是在域外传播的主要推动者是国外的影视制作者。在这些改编中,多数是以一种西方的观念来诠释书中的人物,所以常常会与中国观众心中的人物形象形成很大的差别,不容易被中国观众喜欢,但是却十分符合国外受众的审美标准。“2001年,美国NBC电视台制作了The Monkey King《猴王》,此剧对原著有很大改编,剧中虽然还保留着唐僧师徒四人以及众多的中国元素,但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已与原著相去甚远,完全是一个美国式的拯救故事。”[4]

二、四大名著在域外传播和接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外在的硬件条件足以满足各种文化的全球传播,而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并没有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在外域文化环境中迅速传播开来。影响四大名著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和接受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中西文明生成路径的不同,形成中西文化系统的差异。中国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它形成了內求的、模糊的、含蓄的、重情的文化特质,这在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而西方文化是在商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契约文化,偏向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注重概念、推理、判断。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所坚信的信仰是不同的。根据弥尔顿·洛克奇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统。信念的地位越重要,它对变化的抵制也越强,并且这种变化对整个系统造成的影响也越大。[5]西方受众多以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为信仰。在这些宗教中,持有的是一神论。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信奉多神的现象。所以在理解我国佛教、道教这种多神信仰时,西方受众往往出现困惑。尤为突出的受众理解困惑体现在作品《西游记》上。可能西方受众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同时存在两个体系(佛教和道教)的神,作品中百姓在信奉各路杂神的同时还敬畏着大大小小的佛祖。正是这种信仰的抵牾,影响了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域外的传播与接受。

同样,在大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受众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国古代文学注重对意象的感悟,注重内在的情感,这些体验不是靠理性思维推理得出的。因此,思维差异导致西方受众无法理解故事的真正含义。以《红楼梦》为例,在电视剧中表现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题”这一段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同以《咏白海棠》为题作诗一首。宝钗的诗词表现出宝钗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的端庄,用海棠花呈现出了一个大家闺秀的姿态,其中“玉”还有暗指宝玉和黛玉之意。而黛玉的诗则同样用海棠花塑造出一个孤高的形象,与此同时也回击了宝钗在诗中的暗讽。这样有来有往的交手,对于一个中国受众来讲并不难以理解,但是外国受众却会遇到很大的理解障碍,同时将诗与人物性格想联系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西方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相比起讲述文化生活的平和的故事,更喜欢激烈的有动作情节的故事。这种兴趣上的不同,使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域外的传播中,往往将制作重点放在了宏大的场面制作以及打斗情节上的设计,反而忽略了与文化生活相关的故事情节。

最后,现有的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在域外传播,主要是依靠着电影和电视剧这两种形式。外国电影电视剧从拍摄技术上讲都要比我国现有的技术更加完善,我国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在视觉效果上往往要逊色于国外制作的影视作品,这在吸引受众上形成弱势。

三、加速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域外传播的主要措施

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解决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瓶颈,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加大中华文化在域外的整体传播力度。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域外传播与接受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中华文化在域外传播与接受的组成部分。为了域外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就必须让他们具备与之相关的中国文化其他因素,理解是接受的前提,而理解需要更大的文化背景。所以,加快中华文化在域外整体传播力度,使域外受众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为接受四大名著影视作品提供宏观的环境和背景。

其次,利用域外受众感兴趣的故事吸引注意力,打开市场。从在域外传播的四大名著现有的影视作品来看,《三国演义》《西游记》在吸引的受众的数量上看都是表现十分突出的。同时,反观《红楼梦》影视作品在数量上,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则较少。这并不代表着《红楼梦》在故事上不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是域外受众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情况下,激烈的对抗情节更能够吸引国外受众的眼光。所以,为了打开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域外的市场,可以先用一些对抗性强的、能够包含动作镜头的故事作为先锋,在这期间慢慢渗透中国文化,最终达到使域外受众接受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目的。

最后,有效利用现代的影视拍摄技术,让四大名著的故事更具有视觉效果。《赤壁》能够在国外获得大量的票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依靠了高科技的拍摄制作手段,宏大的场面和华丽的特效成为了受欢迎的一种保证。所以,在制作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时,保证画面质量和视觉效果是所要重视的问题。

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源自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对不同文化间的知识空白,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才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更接受中国文化。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域外的传播与接受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缩短传播的时间进程。

【参考文献】

[1]马晓虹,张树武.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62.

[2]左岩.近二十年《三国演义》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1-04-05.

[3]赵一阳.论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影视改编[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01.

[4]李萍,李庆本.《西游记》的域外传播及其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5.

[5]Milton Rokeach,Beliefs,Attitude,and Valu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69.

上一篇:英国19世纪家庭女教师小说研究综述 下一篇:中国传统剪纸动画的现代制作技术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