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银行道德风险与中小企业融资

时间:2022-09-09 01:28:56

利率市场化\银行道德风险与中小企业融资

作者简介:金伟(1990.04―),男,汉族,安徽宣城人,电话:13980989416,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摘要: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我国利率双轨制特征体现为存款利率上限和市场利率并存,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价格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而利率市场化会引发银行道德风险。本文证明了利率市场化会引发银行道德风险,并在均衡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各方利益基础上,为解决道德风险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对于规定自有资本金率和利率管制更优的方案。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银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融资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会引发银行道德风险:银行选择高风险项目I主动投资;但利率管制又扭曲了资金价格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大企业占用了大部分资源,而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央行可以设定商业银行最低自有资本金率缓解这一两难处境。本文证明了利率市场化会引发银行道德风险,并在均衡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各方利益基础上,为解决道德风险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对于规定自有资本金率和利率管制更优方案。

二、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道德风险

(一)模型设定

假设有N家银行(N足够大以保证市场处于竞争状态)进行T期经营活动(T∞),i银行选择利率Ri吸收存款D(ri,r-i),其可以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1)被动经营(P),即选择大企业发放贷款,收益为α;(2)主动经营(I),选择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中小企业效率虽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也高,向中小企业贷款即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假设成功的概率为θ,若成功则获得较高的回报β(β>α,θβα),银行选择P和I的利润可以表示为:P:πP(ri,r-i,k)=mP(ri,k)*D;I:πI(ri,r-i,k)=mI(ri,k)*D

其中,mP(ri,k)=a(1+k)-ri-λk;mI(ri,k)=θ[β(1+k)-ri]-λk

假设V表示银行价值,V=∑Tt=0δtπt,其中δ表型对未来利润的偏好程度,当管理者具有远见时,其不仅偏好当前利润也偏好未来利润,则δ较大,反之δ较小。价值可表示为:

P:VP(ri,r-i,k)=πP(ri,r-i,k)/(1-δ);I:VI(ri,r-i,k)=πI(ri,r-i,k)/(1-θδ),

最优化条件为:rP(k)=[a(1+k)-λk]*ε/(1+ε);rI(k)=[β(1+k)-λk/θ]*ε/(1-θδ),ε表示银行的存款利率弹性,即ε=D/Dri/ri,ε取值越大表示竞争程度越高;由于VPk<0、VIk<0,即无论管理者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均希望选择一个最小的自有资本金,最低为零。给定中央银行要求的自有资本金率,银行选择存款利率最大化银行价值,当自有资本金率低于某一临界值时银行有动机提高存款利率并选择I,下文证明存在临界自有资本金率,当自有资本金率低于临界资本金率时,银行选择I,价值将增加,即VI(k)/ri>0且VI(k)>VP(k)。

(二)证明

当选择P和I银行价值相同时表示管理者在两类投资间是无差异的,即VP=VI,πI(ri,r-i,k)-πP(ri,r-i,k)=(1-θ)δVP(ri,r-i,k),解得P与I无差异时r与k的关系为:r~(k)=(1-δ)(a-θβ)1-θ-δ(λ-α)k+r~(0)。

VI(ri,r-i,k)=πI(ri,r-i,k)/(1-θδ),当给定竞争对手选择rP,银行以rP吸收存款并投资P,可证明当自有资本金率较低时,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并选择I,以下两式成立:

(1)VI/ri|ri=rp=D(rL,rL)ri[mI(rL,k)-θmP(rL,k)]/(1-θδ)>0;(2)VI(k)>VP(k)

证明:

A:令:mI(rL,k~)=θmP(rL,k~),得:k~=(β-α)/λ1θ-1-(β-α),即VI/riri=rP=0当k=k~时成立,对任意k<k~有mI(rL,k)>θmP(rL,k),VI/riri=rP>0。

以上证明了当k<k时银行提高利率并选择I价值会增加,但并不能说明这时银行的价值会高于选择P的价值,下文证明当k<k时VI(k)>VP(k)。

B:假设当银行选择P时最优利率rP等于选择P、I无差异的利率时自有资本金率为k-,即rP(k)=r(k),当ε∞,δ0时,有k(β-α)/λ1θ-1-(β-α)=k

令F(k)=VI(k)-VP(k),则F(k=0),Fk=θβ-α<0,故当k<k=k时,VI(k)>VP(k)。

以上的证明说明,当中央银行选择的自有资本金率小于k(k)时,银行必定会提高利率从而选择I,获得价值VI(k)。

三、抑制银行道德风险的最优选择

分析表明,如果中央银行对存款利率不加以控制,银行可能会以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并选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银行价值会增加,但是由于存在失败的风险,银行有的可能一无所获。

STIGILIZ(2000)认为单纯的进行资本管制对于降低银行道德风险还远远不够,利率管制是必要的。不难看出,只要自由资本金率低于,银行都有动机提高利率并选择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从而银行价值增加,中央银行的最优选择是规定一个较低的自有资本金率。但此时的结果是,商业银行选择P,并实现最优;中小企业之所以不能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相对于规定自有资本金率、利率管制而言,解决信息不对称是更优的选择,但往往银行都会搭便车,等待其他银行生产信息,最后要么信息私有化,要么谁都不生产信息。

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沈志娟(2013)实证发现,中小银行规模越大,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越多。

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金融机构更有竞争力,大型商业银行向大型企业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这时即使不存在利率管制,大型银行也很难获得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机会,中央银行担忧的银行道德风险将消失。因此,最优的选择并不是规定自有资本金率,也不是管制存款利率上限,而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从而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总结

本文借鉴了STIGILIZ的模型,证明了当自有资本金率较低时,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并选择向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即商业银行存在道德风险,第三部分综合考虑了各方利益,说明了规定自有资本金率和管制存款利率上限都不是最有的选择,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是鼓励、发展中小金机构,这与我国目前的实际政策方向也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TF Hellmann,KCMurdock,JEStiglitz.Liberalization,Moral Hazard in Banking,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AreCaptial Requirements Enoug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2000,VOL.90,NO.1

[2]巴曙松.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27-37.

[3]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

上一篇: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下一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