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时代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9-09 12:51:23

浅谈信息化时代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越碓蕉蹋人们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生活与工作的需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一、做一个有希望的教员。

1、做一个有进取心的教员。

对于教员自身来说,有希望就是有进取心。“进”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教员只有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工作中无往不利;“取”是指获取,只是在获取之前,需要你先有所付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计算机是更新速度最快的学科,平均每三个月就有一个硬件产生,每半年就会发明一个新软件,因此对于计算机教员来说,止步不前就等于落伍,而教材的更新速度总是跟不上科技的发展,所以一个有进取心的教员应该借助于互联网获取新知识,获取先进的知识。

2、做一个播种希望的人。

教员从事的是传授学员知识,塑造学员思想,教会学员做人的职业。一个好教员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员做人的道理。教员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员要做到“为人师表”,就要在行动上为学员做出表率,真正的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只有教员自己勤奋工作了,才能鼓励学员勤奋学习;只有教员的言传身教,才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从知之不多走向知之甚多,为他们一生求知、一生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二、学会制作好的PPT。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多媒体教学,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而PPT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软件,在教员的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应用PPT进行有效教学,不仅能够做到使学员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能够使学员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真正做到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实现无纸化教学和互动式教学,PPT制作,不仅靠技术,而且靠创意、理念及内容的展现方式。一个好的PPT一般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不在多,贵在精当。

不要把什么内容都写上去,只要重点,因为一张PPT的空间有限,不但要有文字和图片区,适当的留白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人的视线才不会疲劳。“精”就是你要精挑细选,“当”就是页面上面的东西要恰当,能反应你的中心思想或观点。

2、色彩不在多,贵在和谐。

大多数人犯的通病有两种:一是乱用颜色,结果就是给人一种页面杂乱无章的感觉;二就是不用颜色,感觉非常单调。在PPT中颜色可以多,但要和谐。通常的规则就是,浅色底板,主色调为浅色,文字为深色;深色底板,主色调为透明或浅色,文字为浅色。一般来说,浅色底板比深色底板更容易组合搭配颜色。主色调确定好以后,再添加较深颜色的文字,这样就可以更加突出文字。

3、动画不在多,贵在需要。适当而又精美的动画无疑是夺人眼球的利器,但是不恰当或过多的动画,也同样会令人反感。需要记住的一点是,不是列表里每个动画效果都适合PPT,一张幻灯片中,动画的种类不要太多,否则会给人以混乱感。

4、文字要少,字体要合适,字号要大。一份好的PPT文档不需要太多文字,字太多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同时会限制演讲者的智慧发挥。字体最好使用笔画粗细一样的非艺术字作为PPT正文字体,比如,雅黑,黑体、幼园。对于字号,在PPT投影时,最小字号一般不要小于28号。

三、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确定以后,教员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就成为其能否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员那里效果差异很大的原因,除了教员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外,关键就是教学方法问题。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员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会有重大的影响。

以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为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都在机房进行,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教学直观形象,使得授课时既突出了知识点,又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了学员的动手能力,采用边讲边练、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使学员入门快、印象深,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员的创新意识。

1、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员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员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1)课程内容必须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从课程中应能找到这些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清晰联系;(2)必须形成学员的任务意识,在学员头脑中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和任务整合起来。前者是课程内容开发中需要完成的,后者虽然也需要相应的教材模式的支持,但最终需要运用任务教学法来实现。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使学员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将知识点的讲解贯穿到实例中,着重培养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任课教员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员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在师生间形成了良性互动,避免了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对学员计算机知识结构的建立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2、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是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获得书本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为避免把学员当作灌输对象、禁锢学员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安排学员自学,在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章节中,通过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以启发学员进行独立思考。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员提供了张扬个性的空间和条件,有利于学员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造能力。例如:由于Office的几大办公软件中界面相似,有些菜单和工具的使用可以举一反三。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使学员由他律变为自律,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探求领悟、发现、创造的习惯,并促进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自学能力可谓“授人以渔”,使学员终身受益。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区别:任务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知识与工作任务整合进行学习,而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学员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发展完整的职业能力。通过在教员指导下完成设计的项目,让学员熟悉其作品的制作全过程,解决学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经验不足的问题,达到深化学习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是一个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这种方法需要相应的激励、监督、评价机制,适用于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开展综合性练习的教学中。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能说哪一部分知识只能用某种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方法应互相渗透,每个教员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员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员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上一篇:基于位姿在线反馈调整的大型法兰对装 下一篇:S公司新项目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