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及评价

时间:2022-09-09 12:29:58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及评价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某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岩土与水文地质情况,并在地基土层分析验算及评价的基础上,对地基形式及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建议和说明。

关键词: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分析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场地长约120m,最宽处62m,拟建场地现为建筑物所占,共拟建五栋楼房:中间为主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长约55m,宽约18m,高计划8~10层,框架结构;主楼东侧的两幢建筑平面呈正方形,边长均为15m左右,高2层,框架结构;门厅长30m左右,宽约17m,高2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平面呈长方形,长约50m,宽约15m,高4层,框架结构。

2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及地下水

2.1勘察方案布置与及勘察手段

勘察方法采用取芯钻探、标准贯入试验(以下简称标贯)、重型(2)动力触探试验(以下简称触探)等原位测试现场鉴定;经与业主方商定,设计方认可,勘探点按网格状布设,孔距基本为12×13m~12×15m,共布设钻孔35个,其中控制性钻孔8个,孔深20~30m,一般性钻孔27个,孔深10~20m。受地形影响,部分孔位作了调整。

2.2地基土的工程性能

2.2.1地质环境概况

场地的Ⅰ级阶地靠前沿部位,为冲积堆积平原地貌,地形整体较平坦,场内相对高差2.72m,向东微倾;场地内无坡坎分布,现状和将来均不会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东侧场地高出河床5~6m,已设计防洪堤,可免洪水侧蚀,但遇特大洪流,拟建物仍会遭洪水淹没;除此而外,周围附近更无其它河流、冲沟分布,不会遭受泥石流的危害。综上所述,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工程建设适宜性好。

2.2.2地质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场地内地质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之粉土、砂土及碎石土组成,上部0.4~1.5m左右为素填土,现根据勘察孔揭露,将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褐黄色、褐灰色,稍湿,松散,成份为粉土和卵石、植物土、混凝土,局部为人工垃圾。

② 粉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为主,局部松散,平均粒径0.021~0.056mm,不均匀系数10.2~16.0,粘粒含量 10~18%,层中局部夹薄层粉砂。标贯有效锤击数为3.9~11击;平均值7.0 击,触探有效锤击数1.0~8.4击,平均值3.8击;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2.0~6.3m,顶板埋深0.4~1.5m,顶板高程98.71~96.30m。

②-1细砂:褐黄色,湿,稍密,砂粒较均匀,局部含有少量泥质。标贯有效锤击数为 7.4 ~10.7击;平均值9.3击,触探有效锤击数5.4 ~8.8 击,平均值6.8 击;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于zk1-zk12孔中,层厚0.5 ~ 2.6 m。

②-2中砂:褐黄色,湿,稍密,砂粒较均匀,局部含5~10%泥质,底部含少量卵石,标贯有效锤击数8.9~11.6击, 平均值10.0击,触探有效锤击数5.4~13.3击, 平均值9.3击。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的zk1-zk10 孔中,层厚0.5~2.4m。

③圆砾:褐黄色,湿,中~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新鲜坚硬,径大于2cm占总量的35~45%,其中10~25cm占10%,亚圆状,砂充填。触探有效锤击数7.3~20击。平均值12.9击,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厚度为1.4~3.7m,顶板埋深4.1~8.1m,一般大于5m,顶板高程93.55~90.84m。其中主楼为93.58~91.88m。

④卵石:褐黄色、褐灰色,湿~饱和,中~密实。颗粒成份为花岗岩、石英岩、片麻岩,粒径大于2cm含量一般占60~75%,其中大于10cm占10~15%,触探有效锤击数21.5 ~32.5 击,平均值26.9击,最大揭露厚度为12.3m,顶板埋深6.5~10.4m,顶板高程91.09~ 88.52 m。

⑤圆砾:褐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为花岗岩、石英岩、砂岩,埋深17.8 ~20.7m,揭露最大厚度11.0m,未揭穿。

2.3地下水

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位受底水的影响,场地内揭露地层第③圆砾、④卵石、⑤圆砾为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强。勘察期间为旱季,地下水位埋深8.8~11.1m,水位高程为87.62~88.42m,与江水位基本一致,低于基础持力层,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场地属湿润区直接临水,属II类环境;土层为强透水层,属A类。根据本次取样分析,将地下水的腐蚀性分析评价如下(表1):

表1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

腐蚀

对象 砼结构 砼结构

中钢筋 钢结构

环境类型Ⅱ 地层渗透A

腐蚀

介质 SO42- Mg2+ NH4+ OH- 总矿

化度 H值 侵蚀性CO2 HCO3- Cl- SO42-/4 Cl-+SO42-

含量(mg/L) 0.00 5.43 <0.04 204.46 7.1 0.00 1.950

mmol/L 3.87 0.00 3.87

腐蚀

等级 微 微 微 微 微 微 微 微 弱

水质化学类型 HCO3---Ca2+

分析结果,地下水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外露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场地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本场地距地下隐伏断裂甚远,无新构造活动的迹象,在地壳稳定区内,适宜建筑。

3.1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场地所处位置取值,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2001)第6.2.2条,地基土的均匀性以压缩层内各土层压缩模量为评价依据时,当属于不均匀地基,应进行横向倾斜验算。(JGJ72-90)第6.2.6条“对不能准确取得压缩模值的地基土,如碎石土,可利用变形模量按(6.2.6-1式)计算天然地基沉降量:

(式1)

式中:

S―――沉降量(mm);

P―――相应于荷载标准值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kPa);

b―――基础底面宽度(m);

δi―――与l/b有关的无因次系数,查表确定;

η―――修正系数,查表确定;

E0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按载荷试验求得的变形模量(MPa);

Zn―――地基压缩层深度(m)。

经计算,剖面相对倾斜度分别为0.00073和0.00113,远小于基础容许倾斜值;由此可见沉降量及相对倾斜值都说明了该场地地基土的不均匀性。根据场地勘察资料,场地内无饱和液化砂土和粉土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2001)划分,该场地属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内无软土,可不考虑软土震陷影响。根据该区原位试验资料,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因此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3.2砂土液化判别

拟建场地分布有饱和砂土地层②层粉土、②-1层细砂、②-2层层中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4.3.4条 并结合土工试验,可知场地内的②层粉土、②-1层细砂、②-2层层中砂的黏粒百分含量多小于13%, 初判为液化土。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判定场地是否会产生砂土液化,按公式

计算各勘探点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其判别结果均为液化土。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5条规定,按照公式

计算出液化土的液化等级。计算出液化指数ILE。综合判定②层粉土和②-1层细砂为中等液化土层;②-2层中砂为轻微液化土层。

4基础方案评价

4.1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评价

场地东,已设防洪堤,可保证不受冲刷,场地内及其周围更无其它河流、冲沟分布,不会遭受泥石流灾害;场地及其周围地形平坦,无坡坎分布,不会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场地稳定。场地内岩土层水平方向分布均匀,无软弱卧层,持力层强度高,地基稳定性好。

根据拟建筑物结构、荷载、用途等特点,对岩土层工程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如下:①素填土:强度低,厚度小,埋藏浅,不能做基础持力层。②粉土、②-1细砂、②-2中砂:均处于松散~稍密状态,强度较低,各层均较薄,且可能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砂土液化,不宜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但经抗液化处理后可联合做低层建筑(门厅及别墅型宾馆)的基础持力层。③圆砾:中~密实,强度高,是理想的地基基础持力层。

④卵石:中~密实,强度高,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⑤圆砾:密实,强度较高,是良好的下卧层。

4.2对初拟基础形式的评述

(1)浅基础,

浅基础持力层可采用②、②-1、②-2三层作联合持力层(须设计抗液化措施),但其强度低,因此仅可做低层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桩基础

该场地中,深部岩土层③圆砾和④卵石强度高,厚度大,下无软卧层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且处于地下水位以上,低成本的沉管灌注桩或人工挖孔桩适宜性较好。局部③圆砾层埋深较浅,沉管桩要达到桩长要求较困难,可采取扰土引孔措施解。

(3)地基处理

该场地有良好的持力层,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施工较方便,因此无需进行地基处理。

参考文献:

[1]JGJ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岩土工程技术文献[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9•

[3]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高层建筑工程地质[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

[5]DGJ32 /J12-2005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南京: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关于江城县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探讨 下一篇: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