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促进消费公平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时间:2022-09-09 11:00:57

基于促进消费公平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980—2010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差距;共享发展支出长期不均衡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行政服务支出只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与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形成无关。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消费公平;财政支出结构;泰尔指数;长期均衡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即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实现包括消费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其中,消费公平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判断一国经济发展公正性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实现消费公平逐渐成为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在投资、消费、出口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同时伴随着消费差距扩大、消费分化过分严重等消费公平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需要借助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实现消费公平。

一、文献与理论回顾

早期的古典经济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更加片面强调生产的主导地位,认为生产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消费服务于生产,并没能真正意识到对消费调控的必要性。直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学术界才开始了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系统研究。

从式(7)中各变量前的系数来看,短期内滞后1、2、3期自变量的变动对本期(对数)泰尔指数形成复杂的影响。(对数)经济建设支出变动lnect滞后1、2、4期的系数为正,说明短期内经济建设支出变动对泰尔指数变动有着正向冲击,但是滞后3期时存在负向冲击;(对数)共享发展支出变动lnsct在内对泰尔指数形成负向冲击,但滞后3期时则相反。因此,可以看出在短期内各省居民消费受到的冲击很复杂,短期政府支出对省际间居民消费的效应可能会与长期的效应不一致。

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来看,ecmt—1的系数为— 0.510,符合反向调整机制,并且对短期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力度很大,为51%。

四、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财政支出项目与城乡间、区域间的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财政分类支出对居民消费公平的效应来看,经济建设支出与共享发展支出的均衡发展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之间、地区居民之间消费公平的实现;行政服务支出是引发城乡居民消费非均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区域间居民消费公平的重要原因。基于历年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公平的经验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结论与对策建议。

1.经济建设支出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消费公平。公式(3)和公式(5)经济建设支出前的系数为负,这表明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和省际间居民消费差距。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要实现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应通过合理安排各地方经济建设支出,实现各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为实现消费公平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2.目前我国财政共享发展支出未发挥其缩小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 通过观察公式(3)、公式(5)变量财政共享发展支出的系数可以看出,短期内共享发展支出有利于居民消费差距缩小,但是长期则相反。这充分说明我国自公共财政改革以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仍显不足,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要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缓解消费不公平的矛盾,不仅需要合理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尤其要扩大与居民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共享发展支出,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安排[14]。

3、合理控制行政服务支出,提高行政服务支出效率。公式(3)显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变量行政服务支出前的系数外均为正,这表明行政服务支出的增加将使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扩大。由于市场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实施公共政策予以校正。相应地,政府为履行公共政策需要合理安排行政服务支出。合理的行政服务支出有利于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不合理的支出安排则会滋生一系列新问题。因此,政府应合理控制行政服务支出规模,在保证履行政府基本行政管理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此外,上述公式(3)还显示行政服务支出是造成消费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在有效约束城镇行政服务支出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行政服务支出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消费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Bailey,R.M.,Wagner′s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J].Public Finance,1971,26.

[2] Barro,Robert J.,Money,expectations,and business cycles: Essays in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1.

[3] Aschauer,David Alan,Greenwood,Jeremy.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5.

[4] Francesco Giavazzai and Marco Pagano,Can Severe Fiscal Contractions be Expansionary? Tales of Two Small European Countries.MIT Press,1990.

[5] Alan Sutherland,Fiscal crises and aggregate demand: can high public debt reverse the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5.

上一篇:颠覆传统管理理论的领航模式 下一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国际转移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