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乌海地区居民小区景观规划原则

时间:2022-09-09 08:57:00

浅谈乌海地区居民小区景观规划原则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乌海房地产市场也空前繁荣,崭新的小区一座座拔地而起,居民住宅小区也渐渐成为形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区的景观设计业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乌海地区“三面环沙”的气候特点,提出了今后居民小区的景观规划原则。

关键词:居民小区,景观设计,小区设计、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重要性

“房子、车子、票子”,房子位居中国老百姓的“三大生活理想”之首。住房条件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财富积累情况。建市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市的民用住宅建设速度惊人。从居住格局上由土坏房、砖房、家属房到筒子楼,再到居住小区、别墅;住房愿望上也从“居者忧其屋”过渡到了“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住宅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城市的变迁,我们也经历了从忧其屋到有其屋再到“优”其屋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乌海市海勃湾区共有小区181个,百户以下小区70个,百户以上小区111个。近年来还有经济适用房、棚户区、保障房也相继落成。要做到人人有房住,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30平米,其中小区绿化面积不低于小区总面积的30%,这在城市绿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小区绿化好了,那么乌海市的园林绿化也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构思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是讲究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景观作品。景观设计师们在处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不光是在建筑物外部空间中构筑一种开放性小区居民生活活动的户外环境,更应明确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一切人的活动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1 适地适树原则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个组团,它的景观设计之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位置的地段特点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要求。契合城市人文精神风貌又能融合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的特色。

乌海地处三大沙漠交汇处,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所以要做到适地适树,在这里要多运用沙生植物,比如用景天、八宝这类宿根花卉代替草坪就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法。为了促进和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美、意象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因时因地,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居民能参与其间的景观环境,形成流动交融的景观体系。一个小区除了住宅建筑之外,不只是“景观”那么简单。住宅建筑以外的户外空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它担负着很多功能,如:儿童游戏,居民散步、晨练、健身,邻里交往,改善住宅小气候等。因而景观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参与性,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所以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生态景观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 21 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区却存在着设计师在进行栽植配置时,一提笔便是色带拼花,处处是剪切出的树篱、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荡荡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连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不出舒适的景观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在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其次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最后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 比如丁香就是一种很适合在乌海生长的香化植物,这在小区设计中应多运用。

4功能优先原则

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设计师在合理理解了地形后所进行的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该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住宅区中尽可能地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

小区户外休闲系统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自身形式的完整性,而是要和整体的设计相辅相成,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空间的构筑。以避其生硬,与周围的建筑环境有机地结合。我们提出住宅小区户外空间采用“隐形”广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居住区内的建筑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一般小区建筑的外形简单,若户外景观也片面地强调本身的平面构图,则极易与其周围的建筑边缘线产生冲突,使得景观不能与建筑相呼应,且更易与建筑之间产生一系列的难于处理的边角空间。其二“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

4 结束语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在融人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利用合理的规划,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当搭配,可营造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

上一篇: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探基于行政伦理视角的城市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