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中心商业区室外环境及设施的利用情况研究

时间:2022-09-11 04:48:05

寒地城市中心商业区室外环境及设施的利用情况研究

【摘要】通过对哈尔滨这一代表性的寒地城市的商业区室外环境现状进行调查,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思考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以期为研究寒地城市商业中心室外环境建设给出微薄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寒地城市;室外环境;调查;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调研范围及方法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每年有4到5个月的时间是冬季,可以说哈尔滨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北方寒地城市。寒地城市气候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气温一般在O℃以下;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日照或白昼时间短暂;前三个特征持续时间长;季节变化明显。

通过与微气候相关的数据测量、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游街到防洪纪念塔这一段的公共活动设施以及场地进行调查分析,重点研究寒地城市商业区设施和场地的设计和有效利用问题。

调研时间是下午1点到4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2个公共设施及场地节点的温度、湿度、风速以及人流密集程度和设施使用情况等。为了研究和整理方便,将12个节点按照其类型进行了简单的划分:

广场、空地:这一部分包括百盛中间的小广场和防洪纪念塔附近的广场(点9、11、12)。

休闲座椅等设施:这一部分主要是指一些位于建筑或雕塑前,供游人休憩的场所。一般为座椅(点1、2、3)。

地下通道出入扣:主要是针对地下过街通道与地面商业街区的连接处进行调研分析(点5、6、7、8)。

连接部分:主要是研究步行街与各个广场、设施的交接口处的现状和问题(点4、10)。

2商业步行街设施建设原则

众所周知,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尤其是在这种城市中心商业区的

设计和安排上。商业步行街的设施安排要尊重以下几个原则:

地域性原则——环境设施是步行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必须体现该地域 的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

整体性原则——环境设施的设计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且本身也要有一个统一的主题。

舒适性原则——环境设施设计要以人的尺度、心理感受为依据,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灵活性原则——环境设施可采用不固定的方式设置,以形成灵活多变的组合,适应不同的气候场合的需要。

生态化倾向——为人们提供一种绿色生活休闲空间越来越成为现代步行街发展的趋势。

而哈尔滨这样的寒地城市在对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和安排上更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殊的气候问题,如室外温度低、冬季时间长、日照时间短等等。

3调研问题总结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和测量,总结得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些公共设施的位置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调查的12个节点中,有几处设施位置存在很大问题,例如点3是在中央大街工商银行门前的一处座椅,由于两侧有围墙遮挡,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风口,通过数据发现,3点的风速要高于其他大部分点,3点的温度也要比其他点略低。而由于这里风大、寒冷,所以大部分游人都选择不从这里经过,更不用说会有人在此休息或是等人了,可以说,在哈尔滨的冬季这样的座椅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冬眠”,丝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有点9,点9是由百盛等商业建筑围合成的一个小型广场,在夏季或者是秋季的时候,这里由于缺少阳光照射,是人们消夏避暑的好去处,但是到了冬天由于天气和风的原因,加之这里的建筑摆放没有考虑冬季风的影响等问题,使这里的温度也明显低于别处,行人很少在此处活动。

公共设施的使用存在问题:在调查的12个点中,有一些地理位置不错的点位由于设施处理的问题也同样的处在“冬眠”阶段。例如点1位置较好而且周围的建筑较低,没有阻挡阳光照射,在调查数据中可以直观的看到,点1无论是在风速还是在温度上都是人们相对理想的休息、聚集场所。但是事实确并不是这样的,这个节点处的游人确实很多,而且也有很多人选择在此停留,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站在那里等人或是休息,对于近在咫尺的设施却“视而不见”,就是因为此处的公共设施设计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人的感受,试问在寒冷的冬天谁会选择坐在金属椅子上呢?

地下与地面交接处的问题:中央大街和友谊路的交叉口处将行人改成地下通行以避免人车冲突,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人由于天气原因会选择在地下休息取暖,这样的行为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地下过街通道内既没有供行人休息的公共设施也没有形成商业区,而且人流量很大,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直接导致了地下通道的交通拥挤。没有完善的公共设施还体现在照明的不

完整上,在下午4点左右,哈尔滨的天色已经比较暗了,但是从地下通道内穿行的时候却发现灯光照明并没有开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此处设施的使用,并且对周围环境空间和界面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包括了那些客观要求的社会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递送邮件等。换句话说,就是那些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所有活动。日常工作和生活事物属于这一类型。在各种活动之中,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一年四季在各种条件下都可能进行,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并无关系,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自发性活动是另一类主观意识较强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了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对于物质规划而言,这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宜于户外的娱乐消遣活动恰恰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活动特别有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

4改善措施与总结

针对对中央大街的公共设施调查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哈尔滨应该立足本地实际,围绕建设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的目标,以现念和前瞻性为基准,创造富有吸引力的冬季户外活动空间,增加寒地城市环境的魅力,抵消人们对寒冷环境的畏惧。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就在江边看到了很多人在进行溜冰等活动,提升了气氛,同时也驱除了人们对于寒冷天气的畏惧和逃避心理。

2. 为了使城市获取充足的阳光,保证建筑有户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宜采用与子午线成 30°一60°角的方向布置。在公共空间设计上,既要保护人免受不良气候的影响,又不能使人与自然过分脱离,形成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体系。

3. 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吸引人流转入地下。哈尔滨市南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就已形成地下空间网络 ,把主要的商业网点联接起来,显示出良好的效益;在地面上借鉴加拿大卡尔加里的作法,适当建立有气候防护设施的公共空间,在城市重点路段设置“全天候”步道系统和封闭式过街天桥,在中心地段开辟“冬季室内花园”。同时做好城市设计,塑造独具特色的寒地城市景观。这一点对于中央大街地下的建设和设计都具有很大的知道意义。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识到,在寒地环境下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央大街地处松花江边,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对环境的要求加强。只有将建筑保护,户外环境设计,和道路交通规划几方面统筹管理合作,才能使中央大街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人们购物休闲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 李 豪,陶筱玲.商业步行街的环境设计.华中建筑,2008(01)

2. 楼春雨,唐晓菲.《创造宜人的户外交往空间》

3. 孙或仁,付宏杰.历史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更新—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规划师,1998(03)

上一篇:小议基坑监测工程中位移测量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