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广东”样本解析

时间:2022-09-09 07:49:10

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目标。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和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率先把“建设幸福广东”确立为“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这标志着广东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决定广东从上至下必须自觉树立科学幸福观。科学幸福观的关键是科学,主题是幸福。“建设幸福广东”从决策到实践,是一个执政为民的过程,是一个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过程,是坚持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的过程。

解读“幸福广东”,读懂“广东样本”,目的在于学习其经验,借鉴其做法,更好地实施江苏的民生幸福工程。

幸福广东,执政理念的出新

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奋斗的鲜明主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怎样为民?要求执政者在理念上不断有所创新。进入“十二五”时期,为确保完成“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广东各级领导特别注重执政理念的出新。

树立“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理念。广东省委认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就要准确把握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建设幸福广东”是“分好蛋糕”的话,那么“加快转型升级”就是“做大蛋糕”,就是奠定“建设幸福广东”的物质基础。省委领导强调指出,转型升级,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做高质量的“蛋糕”,只有“蛋糕”又好又大,“建设幸福广东”才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东特别注意防止一种倾向,就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蛋糕”上,而忽视了“做好蛋糕”。事实上,如果只强调建设幸福广东而不注意加快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建设幸福广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树立“幸福广东”全面幸福的理念。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受,其内涵是很丰富的,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文化生活,以及涵盖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幸福虽然是主观感受,但并不是空中幻影,而是有其实实在在的物质依托的。广东首先着眼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着眼于人民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再次着眼于人民社会生活方面的诉求不断满足。“三个着眼于”体现了科学幸福观的本质要求。“全面幸福”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新提升。全面理解“建设幸福广东”,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如果过分强调幸福要有物质财富,或者过分强调幸福是主观感受,都容易出现问题。

树立“建设幸福广东”是过程的理念。广东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加快转型升级需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虽然这几年全省下大力气一直在抓转型升级,但是不愿转、不会转、制度制约不能转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转型升级的障碍,有观念的问题,有资金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有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问题,也有路径选择和政策设计的问题,等等。特别是转型升级的过程本身就是调整利益格局的过程。建设幸福广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幸福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幸福的标准也会不断变化,幸福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广东在实践中防止将“建设幸福广东”简单化、片面化,防止空口承诺幸福蓝图、画饼充饥忽悠群众,防止将“建设幸福广东”沦为幸福“政绩工程”等。坚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不刮风,不攀比,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保证人民群众有更给力、更长久的幸福。

幸福广东,“幸福工程”重在建设

在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规律中推进幸福广东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推进幸福广东建设中,广东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筑牢建设幸福广东的基石。公平正义是社会幸福的基石,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才能心情舒畅,工作愉快,生活幸福。同时,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建设幸福广东”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东省委认为,实施这样造福千万群众的民生工程,既要敢想,更要会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幸福观,扎扎实实创造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幸福。敢想不算难,难在会干。广东的会干体现在有系统、有重点、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推进幸福工程的实施,实施的重中之重在建设。

“十二五”期间,广东在合理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积极实施富民计划,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一是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到2020年,广东将投入超过2.4万亿元,年均新增投入292亿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稳步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三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形成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四是强化税收调节功能,完善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五是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探索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挂钩的长效机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六是大力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确保2012年全省70多万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七是加强对公民合法财产保护,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

“十二五”时期,广东将投入2.38万亿元,重点建设六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代产业建设工程、宜居城乡建设工程、绿色生态建设工程、民生保障建设工程、文化强省建设工程。

幸福广东,群众参与共建共享

树立科学幸福观,广东坚持在把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根本动力的规律中推进幸福广东建设。建设幸福广东,各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如何描绘“幸福广东”的景象?省委书记形象地说,幸福在老百姓那儿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幸福之花成长的环境条件,提供所需阳光、空气、土壤等。“土壤不要有重金属,空气要有纯净度,阳光日照要充足。否则花儿就长不起来了”。

“建设幸福广东”群众要做些什么呢?说:这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大家要一起来除草、浇水、松土和打虫子,每一个人都要去履职尽责。幸福不幸福,个人的精神素质至关重要。幸福不幸福,群众说了算。

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但幸福不能像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广东既统筹兼顾又尽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用劳动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广东人都知道,有一歌词说,“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真正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人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个个是享受幸福的对象”,“我为别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别人为我的幸福创造条件”,大家用智慧和汗水“众手浇开幸福花”。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的企图与我们的对策 下一篇:硅谷经验:我们该借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