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篮球艺术的发展趋向

时间:2022-09-09 07:04:38

现代篮球艺术的发展趋向

1、篮球艺术发展的方向

随着体育产业和篮球文化的深入发展,运动普及程度的迅猛发展,以NBA为代表的现代篮球运动愈加折射出艺术的光辉。独具魅力的精湛球技、特立独行的街球文化、标新立异的篮球广告、意蕴深远的篮球艺术作品,甚至于明星球员们不拘一格的服饰和光怪陆离的头型都昭示着现代篮球运动与艺术的日益融合。现代篮球运动唯有选择艺术化发展的道路,方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消费市场的需求,实现我国篮球产业的持续发展。

2、现代篮球艺术

(1)、现代艺术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现代艺术就是人类利用现代物质文化实体,遵循审美或反审美的规律,创造极具美学特征和内容的现代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现代艺术首先是一种美,其次是创造具有时代性的物、精神产品和真实情感的表现形式,这是界定艺术,包括现代艺术的四个基本层次。

(2)、篮球艺术

目前,在体育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今天,篮球运动作为体育的一项具体项目,也必将融入体育艺术化的滚滚洪流之中,共同创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篮球与艺术交融”的崭新领域,即篮球艺术。因此,篮球艺术是区别于现代篮球运动和艺术存在的第三种形式,是现代篮球运动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果。如同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一样,篮球艺术亦不是篮球运动与艺术的单纯组合,而是对篮球运动中的艺术环境、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的美学体现。因此,篮球艺术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经过组织和美化了的运动员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以及运动员特有的人格魅力为艺术表现形式,以运动员在场上的创造性活动、个人及群体的情感宣泄和时空变换为主要内容,来满足人们需求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身体文化娱乐活动。

3、现代篮球艺术的特征

现代篮球艺术的研究亦必须以系统观为指导,从篮球艺术这一整体系统的结构、层次和功能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和论证。

(1)、现代篮球艺术的形象变化性

现代篮球艺术的形象是以运动员在比赛中完美的运用各种技战术,彰显身体、精神及情感等魅力为画面。因此,篮球艺术的形象集中体现出: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技战术的运用既体现出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又渗透着运动员的主观创造力和情感;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深刻的物质精神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统一,才能使篮球艺术具有令人赞叹的感人魅力;③、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篮球艺术的形象也必须是个性鲜明和共性高度概括的集合体。如篮球运动中的明星效益即是这种个性和共性统一的集中体现。

现代篮球艺术的形象既是艺术创造的结果又是艺术创造的过程,甚至说篮球艺术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无数静态的艺术形象不断变化而成的动态过程。

(2)、现代篮球艺术的竞技审美性

现代篮球艺术的竞技性与审美性并存是篮球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主要特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运动员只有在争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技术动作和战术形式,才具有真正的艺术审美价值。而没有艺术性的竞技,也不会有更多的观众和市场,更谈不上发展与进步。

现代篮球艺术通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表现诠释其独特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现代篮球艺术的自然美不仅表现在运动员静态的人体美上,更表现在技战术运用的动态美上。如快速的移动、敏捷的抢断和精准的投篮无不演绎着这种动态之美。现代篮球艺术的社会美,如运动员在球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尚等,皆产生于社会审美的需要,这种需要必将使篮球艺术成为人们更加喜爱的娱乐活动。

(3)、现代篮球艺术的情感悬念性

现代篮球艺术是充满人类特有情怀的创造活动。运动员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其技战术行为中。观众在比赛中的情感表达既为比赛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激发,又为运动员的个人修养和气质所决定。因此,运动员的精神个性、情感特征越独特、越成熟,其技战术行为表现就越有魅力,越能给观众以愉悦和激动。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情感人。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表现出来”。

现代篮球艺术具有瞬息万变和出人意料的悬念性。欣赏者也许会对华丽的比赛场面产生审美疲劳,但永远不会对胜负悬念感到麻木。比赛双方实力差距的日益缩小使现代篮球比赛处处充满着变数和悬念,这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观众亲身体验着这种胜负难料的神秘,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去观看比赛。

现代篮球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从哲学开始,以艺术结束的。哲学起统领性、指导性作用是起点;艺术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目的和归宿。现代篮球艺术成熟过程也是优化篮球运动结构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上一篇:论音韵学与音乐学的联系与沟通 下一篇:浅谈博物馆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