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加工贸易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9 06:56:33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然而,加工贸易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在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从发展高新技术贸易、延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促进中西部加工贸易和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中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140-03

加工贸易是国内企业利用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或组装成制成品,再将制成品出口到国外的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质量质疑等因素,使得我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开始动摇。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影响

(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中国的加工贸易已经不再是以前传统的“三来一补”,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深化,逐步细化成为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转包贸易(OEM)、自创品牌(ODH)等形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各国间的产业转移和结构的调整,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的不断加强,给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以“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为主。“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必然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材料,这肯定会对国内有关的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另外在“大进大出”模式中,传统的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中方只是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中赚取少量的加工费,这就使得中国的整个加工贸易行业的潜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未来中国将面临国内逐步提高的劳动成本和不断加剧的中国跟欧美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问题。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增加了就业岗位。由于进行加工贸易的行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就为我国消化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解决了我国剩余人口的就业问题,更好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熟练的加工贸易方面的技术人才,为中国能够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对促进进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实现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环保水平上,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给我国带来了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并直接或者间接带动了诸如IT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已由OEM(贴牌加工)向ODM(委托设计生产)、OBM(自有品牌营销)转型,技术含量也得到了提升。

二、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产品增值率较低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产品?熏仍然是以代表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诸如纺织品和机电零部件。虽然沿海地区较早开展加工贸易,产品也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含量,但是由于在技术和资金以及人才上的缺乏,导致自身在产品的深加工方面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甚至有些高技术的机器设备以及中间产品都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在整个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中,中国的企业往往处在整个产业链条的最底端,只是依靠着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简单从事着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至于产品的深加工,做的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我国的加工贸易技术不仅低端而且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1)加工贸易的本质特征是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外商主要转让国际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平的技术和一些现有的成熟技术,以继续占领“夕阳产业”和成熟产业市场。(2)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使高新技术难以转移。(3)我国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依然滞后,影响了加工贸易技术的转移效果。

(二)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磨擦的潜在因素

随着近几年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许多国家国际间贸易的发展,我国同以上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也越来越严重,由此所产生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这种贸易的不平衡和摩擦,对我国一般贸易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们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极端的不平衡?熏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市场高度重合。对商品的简单加工,往往容易使原产地界限变得模糊,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贸易争端。由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的错位,其后果是转移了大量的美、欧、日对我国的贸易顺差。特别是把转口加工增值部分计为我方的出口,人为夸大了我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无形之中夸大了我国与有关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

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 02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为1 424.55亿美元,一般贸易则为逆差354.3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占总顺差的78.2%,一般贸易顺差占总顺差的34.7%。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

(三)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沿海地区由于其地域上的优势――靠近港、澳、台,以及其便利的海运交通。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为该地区,尤其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2003年加工贸易规模最大的10个省、市出口额为2 364亿美元?熏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7%,其中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和福建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均超过10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分别为48.9%、15.1%、11.4%、5.14%、4.4%?熏其中深圳和苏州分别占20.6%和6.2%。江苏省和上海市加工贸易出口增幅高达72.0%和58.6%,其中苏州增幅高达105.3%。中西部地区的四川省、河南省、湖北省加工贸易出口分别达到10.5亿美元、6.8亿美元、6.7亿美元?熏青海省、重庆市、贵州省、甘肃省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均超过60%。

(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近几年中国对许多国家的贸易产生逆差,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单方面的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此逃避对华贸易出现的大量逆差的现实。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话,那么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不利的。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外贸和出口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产生影响。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依靠自身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上远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必定受阻。

(五)我国“世界加工厂”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但是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国内经济的发展促使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进而削弱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人民工资的不断提高。总的来看,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整体水平在世界各国都是在不断增长的。据德国《财经时报》报道,1998―2004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和菲律宾。这表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而且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缩小。

三、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中国通过这几年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工贸易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但是当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发展高新技术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领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核心技术的缺乏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的能力。所以,国家应该在政策上扶植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不断优化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首先,扶持一些高科技行业。例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在政策上加大对以上企业的扶植力度。在价格、投资、税收以及贷款等政策上为以上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其次,大力吸引外资对从事以上行业的企业进行投资。鼓励加工企业对现有的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和消化,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次,国家应该利用其强大的财政优势,把优秀的科技人才集中起来,建立国家级科研中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高新技术支撑。带动并鼓励企业自身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热情,让企业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二)延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现阶段,大多数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仅是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并且这些企业在我国的加工贸易行业中已经占到了“半壁江山”。然而这些企业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大部分都从国外进口,而对国内生产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采购率并不高,这样就无法对我国整个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起到拉伸的作用。要改变现有的政策提高对国内企业的采购率,在政策上可以对从事来料加工使用国产原材料的企业实行出口退税。在税收上对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实行“免、抵、退”的税收优惠,以便让更多的企业都加大对国内企业的采购,延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链条。

(三)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

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有7亿之多,不仅市场潜力巨大?熏而且在劳动力素质上与东部也相差不大。但由于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外商的投资都流向了东部地区。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势在必行。由于中西部地区在资源的分布和储量都比东部地区有优势,所以中西部地区应该发挥本身的这一优势扬长避短。通过放开投资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许可的限制,在商品检验上要进行有效的检验检疫,为投资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在税收上对这些企业给予优惠。引进先进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以便让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少走弯路,带动这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中西部地区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

(四)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整个产业的结构上,都趋向成熟,继续上升的空间已经变的很小了。而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如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来说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中国,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我国来说有比较优势。中国可以依靠对这些国家的垂直型投资,把一部分加工贸易或者技术含量低的部分转移到这些国家,只把涉及到高新技术加工的部分留在本国。这样就能取得双赢的结果。通过金融支持、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对国外市场的开拓,带动我国原材料及零部件和技术设备的出口。把国内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国家,如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国内则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使我国加工贸易行业逐步往高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燕生,刘旭,平新乔.中美贸易顺差结构分析与对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 韩可卫.对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6,(1).

[3] 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海关杂志出版社,2004.

[4] 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发展、挑战和结构升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上一篇: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的政策思路 下一篇:FATS统计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