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时间:2022-09-09 03:29:39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在教学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学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但这些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大幅度提高。下面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谈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更新周期相对较长,并且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课堂学习氛围较为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课堂学习效率较低;三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一味注重考试成绩,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是应试教育的思维,缺乏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学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最明显的就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普遍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被迫接受学习内容,无法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激情,只是机械地记录课堂教学内容,无法主动参与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导致其无法从学习中获得快乐,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为应付语文考试,一味地死读书,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无学习激情和积极性可言。

二、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1.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到课文设定的情境当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丰富的资源再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以情感人,寓理于情。比如运用视听情境教学,融情于境,打造富有张力的语文课堂。文字可以传达出更为复杂的道理,但是,单纯的语言描述有时候很难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这时,教师借助其他的工具,比如图片或者是音乐展示出来的话,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深层次的寓意。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拍摄一些在校园中或者生活中所见的与课文相符的景色,既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深刻地去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苏教版《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在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深刻感受到文章中的诗情画意与优美意境。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现文章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与领悟作者的写作心境,优化学习效果。

朗读能让学生进入书中的角色。教师讲解课文时,当学生已经被书中的意境深深地吸引住,他们就会产生朗读课文的冲动。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将自己融入书中的角色,站在书中角色的立场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跟着作者的思绪去感悟,在感悟中去创造,去尽情地彰显自己的个性。

2.课堂提问法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疑问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未知领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既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出的问题要力求有趣味。精彩的问题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大胆有趣的提问,既紧扣了教材的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而且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换提问的方式,让问题更具有矛盾性。课堂教学中掌握有效的提问方法很重要,问题问得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进而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支持自己看法的依据,互相讨论,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又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记忆。

三、让人文教学走进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美文阅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并且能够丰富教师的授课艺术。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还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学生对文化的吸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与人文修养。例如,为了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可通过课堂活动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文章的意境,加大课堂学习的活跃程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师“笑”进课堂,活跃课堂氛围。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教学中的微笑也是一样的。教师在上课时,如果能够给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也会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回应教师的教学。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微笑是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微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比如,有些学生会把教师的微笑比喻成:“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天,老师的微笑似春风,让我们感到温暖。”微笑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解读文本,弘扬人文艺术之美。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会人性的美好,让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丰富人文情怀,激发起学生对假、恶、丑的厌恶和痛恨,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既是我们学习经典文章的人文价值所在,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其人格、品德的塑造和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高效率的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语文的课堂教学是高效教学的重要平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序和谐,进而顺利地达成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中学(246700)

上一篇:《滕王阁序》“四美”鉴赏 下一篇:开发校园植物文化教育资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