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龋齿和膳食改革

时间:2022-09-09 12:57:35

预防龋齿和膳食改革

龋病(虫牙病)严重破坏了人类牙齿,成了一大灾害,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我国中小学生中约有40~80%的人口腔里有龋病,惊人的疾病现象正在严重地危害下一代的口齿健美。而目前城市龋牙得到治疗的仅为7.5%,事实和试验都证明:龋病和食物极为有关。因此,防龋食物的设计,迫在眉睫!

人类食物的形式,古今有很大变化,变化的关键是“火种”的发现和使用。吃野生食物的早期猿人没有龋病,会用火煮熟食物的晚期猿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龋齿就增多了,这是因为,野生食物比加工食物粗糙,要用较长的时间去咀嚼磨碎,由此可搓净牙面并磨浅易生龋病的牙面窝沟;同时,咀嚼刺激了唾液分泌,增加了冲洗口腔的机会并降低了口腔酸度,唾液里的矿物质钙,氟等又能促进牙面的再矿化而抗酸。现今的动物实验结果是:野生猴龋牙仅为2%,而人工饲养猴的龋牙却是野生猴的5倍。现今加工精细的食物易粘附在牙面上,饭后漱口一般说是漱不掉的,于是龋患率增高了。

从营养角度看,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中的钙、磷以及稀有元素中的氟、镁,锶等都和牙齿发育及抗龋能力有密切关系。食物中缺少维生素A、B、C、D等的实验动物,牙齿表面的窝沟深陷,钙化和质地也差,容易藏污纳酸发生龋洞,而营养正常的动物龋患率仅为其1/9,我们吃的粮食由糙米制成精米的过程中,维生素B1要减少2/3,矿物质则丢失一半,由背通面粉制成精的面粉的过程中,维生素B1要减少12/13,矿物质要丢失2/8。假如需要的营养物质不能从其它方面得到补足,牙齿自然要受害了。

因此,要防龋,就要改革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就要合理安排各种营养的摄入。

防龋膳食改革的要点是:

糖溶液一饮而过,致龋力最小,糖块与牙面接触时间长,致龋力增大;糕点的致龋力最大,这是由于除了糖的产酸作用外,又加上细面粉易于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缘故。所以,应设法减少糖与牙齿的接触。

据试验,甜味剂代用品中的木糖醇是不致龋的,甜叶菊甙是最甜的天然甜味剂,既不致癌也不产生热量,有可能时,可用这些甜味剂代替部份糖类使用。

目前我国的普通家庭,仍以素食为主。谷类食品提供的热量约为总热量的70~75%,而动物性食品所提供的热量仅为10%。由于植物磷过多而造成的缺钙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牙齿的质量和抗龋能力,因此,增加动物性食品在食谱中的比例,是改进膳食的重要方向,我们应当逐渐改变以粮为主的膳食习惯具体说来,每天每人应吃二两瘦猪肉,或四两肥瘦肉,或鸡(鸭)蛋8个,或鱼二两,或瘦肉一两、蛋一个,鱼一两。

每天至少应有半斤叶菜类鲜菜。

上一篇:怎样使个子长得更高些 下一篇:前列腺肥大患者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