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设计引入地理课堂

时间:2022-09-09 12:28:36

把问题设计引入地理课堂

摘 要 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不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设计精巧科学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热情、活跃课堂思维与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扮演一位导演,我们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我们设计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题 问题;地理课堂;问题设计

一、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很重要,生活中学生可以直接体会到: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大气运动、资源与环境…等等各种地理现象与事物,课堂内通过教材、教具、包括多媒体的演示,学生都可以把它们作为观察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地球运动章节里的《太阳高度角计算》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点,我巧妙设计问题引入课堂:“近年来,全国各的房地产也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居民喜迁新居,人居条件与环境都有了明显改善,某房地产商在北京某楼盘建造了两栋商品住宅楼,南北楼间距40米,楼高均是69米,居民刘某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在元旦前后住进去后才发现该套住房光线都给南楼遮挡住了,全天都没有太阳照进屋内,那刘某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遮挡的时间会有多长?”这个问题一抛出去,整个课堂立即沸腾起来,通过观察、分析、测量和计算最后大家得出正确的答案:6个月,最后发现,太阳高度角计算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无味。在例如讲到《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我给出一幅乌苏里江的流量过程线图,提出问题:“乌苏里江水文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河流流量图中信息,迅速找到答案,短时间明白了气候与河流补给内在的联系,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问题设计在地理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问题

想象力就像一对会飞的翅膀,有些地理事物距离我们生活的空间和时间有一定距离,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诱导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讲到《晨昏线》一节,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晨昏线会有一定的摆动幅度,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的过程,然后设计问题:“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晨昏线两个顶点的纬度变化幅度是多少?”学生反复观察演示,思维活跃,经过论证、推断、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我接着第二个问题抛出:“北极圈内的太阳视运动在年内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是个极富想象力空间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紧跟课堂节奏积极思考,师生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太阳视运动一直是教材的难点问题,抽象而且单调,学生往往对它有惧怕的心理,而教师的巧妙设计问题让难点迎刃而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设计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问题

地理学科涉及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各种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和成因,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学生容易厌烦,教师课堂设计的问题就要以学生兴趣点作为切入点,讲到《人类宇宙新探索》一节,我首先提出问题:“神舟九号为何选择甘肃酒泉作为发射基地?卫星发射基地的选择有何要求?”学生对神九的内容都非常感兴趣,自认而然就根据问题自主研究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原因,还有在《地壳运动》中把日本大地震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来导入新课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设计问题的需要,可以分组讨论和师生互动交流的办法,避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局面,讲到中国区域地理里的湟水谷地时,要分析它的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我先设计给学生这样问题线路:湟水谷地的地形地势?气候?农业限制性因素,串珠式的提问,环环相扣,提高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感受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四、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问题

学生地理素养还表现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会分析问题,在归纳和比较若干个地理事物与区域的学习过程中,把握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例如:对比分析西欧沿岸与我国温带地区的区域特征,我设计问题让学生从地理定位、大气环流到气候特点、植被类型以及工农业产品生产研究,比较出两地地理组成要素相同点及不同点。如讲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时时,我就设计这样问题:“黄河为什么叫悬河?”学生通对比郑州与黄河河床的海拔高度差异,分析自然与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学生自主分析出黄河的下游河床不断抬高的根本原因,同时还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整治黄土高原的办法,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问题的分析,从多方面的角度给予引导,不断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新课程改革下,机遇与挑战同在,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课堂上精巧科学的设计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下一篇: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