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氛围分析

时间:2022-09-08 11:17:19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氛围分析

初中英语学习是学生英语知识打基础的阶段,由于学生英语知识底子薄,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得不轻松,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教师的“教英语”与学生的“学英语”变得相对轻松起来和更富有效果,这是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认真面对和注意解决的实际问题。反思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况,重视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是一个通性的弊病。学生学习英语是掌握文化交流与经济活动的工具,因此,学生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同的关键点在于不仅要建立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知,还要会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鉴于我国初中学生缺乏真实的语言演练和交流的环境,那么,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学习则是能够用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本质的分析

互动 的词义为:互”是相互、交替的意思,“动”是活动、运动、动作,有了“动”就会引起事物的变化。将“互”和“动”以联合词组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互动”,即指一种相互间让彼此同时发生作用或发生变化的过程。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也不例外,既有着积极的互动过程和结果,也有着消极的互动过程和结果。

我们将积极的互动过程和结果作为探讨对象,相互间协同动作的客体视为教师和学生,特定环境是课堂教学,来分析和认识互动式学习。从互动的词义来理解互动式学习则可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双向交流的,不以一方的意志为转移。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二者共同动作的基础上。实际上,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没有同时动作起来,教师往往把教材中要求讲授的知识落实到自己的教案中,再通过自己的讲授平移给学生,学生需要付出的主要是“听”和“想”的功能,听得清楚,想到记忆中,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方式和内容向教师思维方式和内容的迁移过程。而且课程紧、内容多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实践内,必须集中精力,思维按图索骥地跟着教师运动,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课堂学习气氛不是互动的,而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志一边倒的。

二 从问题角度分析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从问题角度看,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从两个方面表露出不足。一是母语化的英语学习。母语化,即学生学习英语因缺乏习得语的语言环境,特别是缺乏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在英语交际上的互动做法,与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一般是在套用已有的汉语知识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如用汉字的读音做英语音标,读出来的英语口语很不地道;二是不习惯启齿读英语,学的和掌握的是“哑巴英语”,能够看懂英语,不会口语表达。

古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仿佛道出了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和关系,教师的传授是一边倒的,学生的学习需要靠自己的悟性,自己悟到了,就算是掌握知识了,自己悟的不好,知识当然也就没有掌握好。新的初中英语教材强调“突出语言运用、全面发展个性能力”,这里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运用能力,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即教师交给学生的英语学生在死记硬背,作为书本知识已经能够在记忆中背下了,但是只不过是记住了一套孤立的符号系统,词汇和语法掌握得不扎实,缺乏实践意义上的人际交流能力。

应该说,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的是教师讲得好,学生听得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从属教师的地位,不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只能是在教师的规定下来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抑,以至于不能够和不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很多教师在上英语课时,不仅要讲授知识,还会把审题分析与语法分析等所有的知识点都一一的自行“包办”,学生不用自己来分析问题,只要是把教师讲到的记住就好。这样的教师全部一包到底的做法让学生习惯了在学习中的被指挥地位。思维是被动的,不是自主的;思维是受教师限制的,不是受自身主观意志驱使的;思维是机械式的,不是灵活式的。

三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氛围的展现

学生习得英语知识,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密切相连。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曾有着这样的论断:“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体现于学习过程中两者间的互相促动、互相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基石。学生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可产生被尊重感,在能够被尊重、被信赖的情况下,放松心态地投入学习,不怕自己笨拙,不怕在理解和认知的过程中犯思维不准确的错误,不再担心会被老师挑剔或责备、惩罚或歧视,敢于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掌握学习规律,能够使得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些的学生平等地交流、辩论。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会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因为教师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和谐的沟通、热情的鼓励,给予了学生“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紧张的学习气氛的影响,放开的自主思维、自我想象、自我分析、自我理解,将教师“灌输”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够习得的知识。进一步说,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英语基础,耐心地引导学生、开导学生,采取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定的发言权、思考权、表现权。因为在任何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只有老师的热心讲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和“学”就是被割裂的、不健全的过程,“教”就不会达到“学”的目的,只能是“教”的付出,得不到预期的“学”的回报。

综上,初中英语课堂的互动氛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而产生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活动起来,表达出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速语言习得,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建立起英语知识系统。同时得以在“互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上一篇: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师素质和角色探讨 下一篇:谈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后进生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