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反击战”

时间:2022-09-08 09:44:44

植物“反击战”

一谈到战争,你肯定会想到人类的战争或是动物界的弱肉强食,很难相信植物界里同样也有战争。看似弱小的植物是不是逃脱不了成为动物嘴边食的命运呢?其实植物也会反抗,也有自己独特的“反击战术”。

战术一:利刺

仙人掌大家肯定很熟悉了吧,如果你家里也养了一盆,那你是不是也曾被它刺过呢!千万不要讨厌仙人掌的刺,这可是它重要的防身武器。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仙人掌的叶子逐渐演化成了刺。要知道在沙漠中极度缺水,仙人掌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同时味道又是十分鲜美,自然是动物们期待的美味了。可仙人掌身上的刺让那些沙漠中贪吃的小动物们只能有咽口水的份了。

另外,在玫瑰花的颈和叶边缘也长满了刺,这也是它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叶、花和芽,不让野外的动物或鸟类把它们吃掉的缘故。

战术二:藏身

植物不会走不会跑,它们怎么藏身呀?别急,植物有各自的妙招。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雪莲花,会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才开花,这个时候气候寒冷、山高雪滑,人和动物一般不会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到那里活动,因此也就很少能伤害到它了,这不就是一种藏身嘛!

会藏身的还有莲藕、荸荠、芋头等植物,它们的根茎是其生长的最重要的部分,它们都隐藏在地下,露在地面的只是一些叶子,即使有动物经过,践踏或者吃掉,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继续生长,这样是不是也很聪明呀!

战术三:伪装

还有些植物的藏身方法很特别,他们生活的地方不是严寒的特殊环境,也不是生长在地下。它们就大大方方地生长在地面上,却让许多动物“看不到”它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们实在是和周围的事物长得太像了,所以才能逃过“敌人的眼睛”。

在非洲南部,人们常会在乱石丛中发现一些灰黑色的“鹅卵石”上竟会开出美丽的鲜花。原来,这并不是鹅卵石,而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丛中,只有几片着地而生的肥厚叶子。它的叶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活像鹅卵石,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生石花,意思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花朵。生石花与鹅卵石形、色相似,能骗过草食动物的眼睛,使它不被吃掉。这种植物与环境相似的现象,科学家称为植物的拟态。

具有这种本领的还有一种叫“眼睛草”的植物。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一种“眼睛草”,它的样子活像一条昂首吐舌的眼镜蛇!常吓得一些小的草食动物屁滚尿流地逃跑了,哪还有心思去吃它呀!

战术四:投毒

你有没有发现,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吃多了都有害,有的还可能引起中毒呢?你是不是也在报纸上看到过因为误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

在这些善于“投毒”的植物中,毒蘑菇是典型代表。有一种毒蘑菇叫裸盖菇,它喜欢生长在动物粪便上,可早在300年前的墨西哥,巫师却认为它能“通神”,每当祭礼时,巫师都要先吃一些裸盖菇,以增强法力。

裸盖菇真的能“通神”吗?为什么吃了裸盖菇之后会出现一些视觉和听觉的奇妙反应呢?原来,裸盖菇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兴奋,出现幻觉、幻听,摄入过多还会死亡。所以就连最爱吃蘑菇的小兔子,见了它,也是宁可饿肚子,也不会吃上一丁点。

有毒的植物还真不少,比如在非洲中部的森林里,长着一种坚硬有刺的树木,当地人称之为“箭树”,箭树含有剧毒,如被它刺中,便会立即致死。

我国西双版纳有一种树,树皮里白色乳汁毒性极大,且有刺鼻气味。如果误入人眼,马上就会使人双目失明;人吃了,一刻钟就可心跳停止。它的原名叫“加独”,它还有一个名字――“见血封喉”,可谓名副其实。

战术五:结盟

在人类的战争中,总少不了结盟这一战术,动物也有成群栖息或是一同攻击敌人的特点。你能想象到吗?植物也有这样的本领。美国研究人员就曾发现,在北美有一种特殊的黄花,当受到角蝉侵害后,反而长得更加茂盛了。原来角蝉分泌出的蜜汁是蚂蚁爱吃的食物。为了独享角蝉蜜,蚂蚁就主动充当北美黄花的“卫士”,不让别的害虫来伤害北美黄花。让蚂蚁给自己当“卫士”,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结盟。

在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名叫蚁栖树的植物。蚁栖树的叶子让最爱吃植物叶子的啮叶蚁馋得口水直流也不敢轻易来吃。原来蚁栖树有一群叫益蚁的好朋友。益蚁住在空心的蚁栖树茎内,一旦啮叶蚁前来偷吃叶子,益蚁就会全部出动,群起而攻之,直至把入侵者赶走为止。为了报答益蚁的“救助”之情。蚁栖树就在叶柄基部不断生出小小的蛋形物,蛋形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益蚁最爱吃的美味。

战术六:爆炸

爆炸可不一定非要有炸药才行,植物也有这样的本领。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有一种叫“马勃菌”的植物,状似地雷,每个重量达10多千克。如果不小心踩上或触动了它,就会发出地雷爆炸般的“轰隆”巨响,同时还会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喷嚏不断,涕泪纵横,眼睛刺痛。人们管它叫“植物地雷”。

“植物地雷”也参与到了人类战争中。几百年前,住在南美洲的土著人经常受到强盗的侵扰。有一次,他们把强盗引进埋伏圈后立即躲藏起来。强盗发现被追的土著人突然不见了,便四处寻找,身体只要碰触到一种外形像南瓜一样的菌类植物,这些“南瓜”随即就发生“爆炸”。不一会儿,刺鼻的烟雾弥漫开来,强盗们被呛得拼命打喷嚏,随之涕泪泉涌,视线模糊,最后被当地土著人全部消灭了。看来“植物地雷”的爆炸威力还真不小呢!

美洲沙箱树的果实成熟时也会发生爆炸,它的种子能在一声巨响中,炸飞到十几米以外。爆开时种子飞速弹出10米外,如枪的子弹。沙箱树就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种子不被人和动物摘走。

战术七:主动出击

看到植物这场“反击战”,你是不是也吓了一跳?可是还有比这些更神奇的呢,有些植物还能把一些动物吃掉!

吃动物或昆虫的植物,全世界有500多种,其中,以猪笼草的捕虫器最精巧和复杂。猪笼草大多数生长在印度洋群岛、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潮湿热带森林里,我国广东、云南等省也有这种植物。猪笼草吃虫,全靠它奇特的叶子。它的叶片中脉伸出去变成卷须,可以攀附着别的东西向上升。卷的顶部生出一个囊状物,好像奶瓶儿一样,口上有一个盖儿,能开也能关。瓶口边缘向内卷,瓶内有半瓶子水液。瓶口内壁能分泌又甜又香的蜜汁,贪吃的小昆虫闻到香味就会爬过去吃蜜。也许就在它们吃得正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瓶中,被水液粘住了,再也无法逃命。于是猪笼草得到了一顿美餐。

尾声:植物的反击战术还真不少呢!它们用这些方法保护了自己,也正是因为如此,植物才能占据着地球上大多数的地盘,保障了物种的延续。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反击战依然在进行着。只要你肯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上一篇:有钱没文化是人的新型困境 下一篇:家电的未来不是卖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