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安市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工作情况

时间:2022-09-08 08:30:44

浅谈集安市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工作情况

摘要:文章从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加强疫情监测的培训与宣传;认真做好重大疫情的监测阻截防控工作;加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集安市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

中图分类号:S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219-1

0 前言

为有效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蔓延,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安全,农业部决定启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并印发了《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为全面启动我省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完成好稻水象甲、大豆疫病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工作任务,制定了我省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实施方案。按照国家和省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集安地处中朝边界的实际情况,于2008年初步建立了青石镇、太王镇、榆林镇、凉水乡、大路镇5个阻截带监测点。为切实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力度,确保阻截带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

疫情防控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多方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合力,提升防控疫情整体能力。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牵头,农业、财政、计划、宣传、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指挥机构,将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列为工作重点,明确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确保重大植物疫情应急阻截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集安市植物检疫站具体负责疫情的监测和阻截防控方案的实施。

2 加强疫情监测培训与宣传工作

监测负责人和监测员参加了吉林省植物检疫站在通化举办的疫情监测阻截防控培训班,集安市植物检疫站不定期举办了疫情监测培训班,使每个参加疫情监测的人员了解监测内容,掌握监测基础知识,能够承担起监测任务,及时上报监测结果,正确指导疫情防控。通过办班讲课、举办科技大集、召开现场会、印发宣传手册和科技简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宣传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阻截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宣传重大疫情阻截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市政府的植物检疫意识和广大群众的预防意识,争取市政府对植物检疫工作的支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宣传有关植物检疫技术要求、有害生物基本知识、防范及预防措施等,使公众掌握了解有害生物的简易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等,达到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的目的。

3 认真做好重大疫情的监测阻截防控工作

3.1 做好重大疫情的监测预报

稻水象甲疫情春季调查监测从5月12日开始到5月31日,5月18日在苗田,5月24日在本田发现成虫,本田虫口密度10-12头/m2,今年为中等发生年,发生面积3.6万亩,防治面积3.6万亩。5-8月对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豚草、菟丝子属等疫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其发生发展及防治动态。通过采取监测、检疫、封锁和防治等措施,降低其为害程度,将其封锁在局部地区,防止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扩散蔓延。

3.2 认真做好高风险疫情区域监测

重点对苹果蠹蛾、梨枯梢病、美国白蛾、和红火蚁等开展调查,调查的主要地点为果园及水果、花卉批发市场,调查的主要植物为苹果、梨等蔷薇科仁果类植物。同时对大豆疫病、葡萄根瘤蚜、黄瓜绿斑驳病毒病、马铃薯甲虫等开展田间调查,在疫情易发生的区域和种植易发生疫情的品种地块定点定人监测,疫情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通过严格的检查和监管,防止其入侵。

3.3 加强重大疫情应急管理

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集安的“应急预案”,认真做好应急防控工作的启动工作。

3.4 执行重大疫情报告制度

高风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部采取月报和零报告制度,每月25日前报通化植保站,全部按时报送;稻水象甲疫情春季调查监测共调查7次,已按要求报省检疫站防控科;国家级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已于7月25日前报通化植保站;省内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国家级及吉林省内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情况统计表、三品基地疫情调查表、农作物种植情况调查表等已于10月15日前报通化植保站。

4 加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建设

结合国家和省“阻截带”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市长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集安市植物检疫站共有专职检疫员7人,具体负责疫情的监测和阻截防控方案的实施。成立了地处中朝边界的5个疫情监测点,监测员由各乡镇农业站站长担任。根据监测任务主要需要配置:植物有害生物采集、保存、鉴定相关仪器设备、全球卫星定位仪以及监测所需的其他设备,信息系统及网上远程诊断硬件等。检查检疫仪器设备、检疫用交通、通讯设备、除害处理设备以及必要的办公设施等,主要包括施药器械、防毒设施、熏蒸除害设备、运输工具等。

作者简介:刘雅坤(1964-),女,吉林省集安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讨论病险水库如何消除病险加固方案 下一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