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型水库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

时间:2022-07-16 11:30:13

分析小型水库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小型水库对我国一些地区的民生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到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安全问题存在着相关隐患:体制薄弱,机制死板;入不敷出,无法维持等。针对如何解决小型水库存在的弊端这一问题,文章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全方位改革小型水库工程的体系制度;加强前期工作,加快除险加固进度等。

关键词:小型水库;弊端;对策;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V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214-1

0 前言

现如今我国已拥有8万多座小型水库,达到总水库数的96%,在工农业生产中,这些小型水库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但由于在建设初期受到技术、资金、施工人员素质等的限制以及后期的维修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水库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使用效率也随之降低,这给水库下游居民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探讨的就是关于小型水库存在的弊端及其解决方案。

1 小型水库存在的弊端

1.1 体制薄弱,机制死板

乡镇、村集体是小型水库的集中地,对其的管理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个人管理和集体管理。就个人管理而言,经费和技术没有保障;就集体管理而言,体制不完善,产权不明晰。这两方面的管理问题导致小型水库的运作难以很好的进行,从而引发很多的安全隐患。

1.2 入不敷出,无法维持

灌溉水费是小型水库管理单位经营收入的核心来源。但近几年来,基于灌溉区不配套,水价低廉,水费收取率大打折扣等因素,致使管理单位入不敷出,无法维持水库简单基本的再生产再利用,对其的维修更是无法谈及。大部分水库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严重的老化问题,更有甚者积病难返。

1.3 病险水库泛滥,处理任务艰巨

小型水库大多集中在偏远的乡镇,因此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而且没有固定可靠的经费来源,这对水库的管理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抗洪防汛期间,水库的水位线需要降低甚至是空库运作,这很大程度上又降低了水库的效益发挥。此外,小型水库是乡镇的主要水源,甚至可以称为“生命的源泉”,为了加大蓄水量,大多水库都是违法运行,这对水库的安全操作又是一致命的打击。

1.4 水库规范化管理不能够保持与时俱进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小型水库的交通和通信极不便利,使得检测设施不能迅速到位,加之资金的受限,水库的安全鉴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导致工程运做信息不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当今水库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要求,因此不能保持与时俱进。

2 整改措施

2.1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需要

病险水库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水库工程的综合利用功能,水库无法蓄水或必须限制水位运行,导致水库防洪、供水、灌溉抗旱、水产养殖及生态调节等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为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加固病险水库迫在眉睫,而且这是一个财务可行,经济效益极好的项目,同时也是改善工程管理和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良性运行机制的需要。特别是由政府承担投资进行除险加固后,可为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必要物质基础和硬件条件。故除险加固病险水库的工程,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必须根除麻痹思想,采取强有力措施,防止水库资产损坏和流失,加紧操作进程,争取早日消除威胁,保证水库长期发挥效益,从而真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

2.2 加强前期工作,加快除险加固进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程,确保除险加固病险水库的进度。需注意突出重点、并确保安全、做到效益兼顾,按照除险加固项目的轻重缓急和规模,进行分类排序,确定除险加固的优先次序,集中有限的投资,加固一个,除险一个,确保一个。

2.3 全方位改革小型水库工程的体系制度

深化水库管理各项机制,制定充实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首先提高水库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可以解决水库的资金运作问题。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比如由受益者根据用水量缴纳水库相应灌溉费用;对利用水库资源进行旅游景观、商业开发的,根据实际情况,收取适当的水资源保护费等;通过水资源的有偿利用,可尽快实现“以水养水,以库养库”。其次提高水库的管护水平和管护质量,也是必须的。随着水库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有效措施的实行,水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得到不断提高,综合功能将不断增强,水库的管护水平、管护质量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建立行之有效的长久机制,巩固除险加固成果,防止水库资产损坏和流失,方可保证水库长期发挥效益。

2.4 针对水库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相关的培训

切实加强水库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素质,增强水库管理水平,达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从而坚固水库安全良性运行的基础,并逐步将小型水库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到日程上,规定小型水库的专职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全国小型水库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综上所述,小型水库存在的弊端大多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解决资金和技术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只有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的问题,使水库的运行从根本上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很好体现。

参考文献

[1] 宋时武.关于改进小型水库设计施工的建议[J].水利科技,1980.

[2] 刘谭成.必须加强小型水库的管理维修[J].中国水利,1986.

[3] 崔建远.水工程与水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

作者简介:廖国胜(1964-),四川宜宾人,就职于新疆额敏县水利局额敏水库管理站,研究方向:水利工程与管理。

上一篇:沈阳浑河动漫桥工程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下一篇:讨论病险水库如何消除病险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