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西行遭遇文化“路障”

时间:2022-09-08 05:52:08

外包西行遭遇文化“路障”

面对急速增长的欧美软件外包市场,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尽管有着比印度还低的人力成本,但并未铺就西行坦途,其规模还不及印度的十分之一。为什么?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正在积极拓展美国市场,不管是从测试业务进行突破,还是在高端离岸研发领域探索外包模式,有两个关键问题似乎成了规模发展的瓶颈:语言与文化。这将会阻碍对欧美外包的发展进程。”北京软件出口工作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语言的阻力

6月中旬,Gartner分析师Dion Wiggins在一次讨论会上提到:“200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掌握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甚至将超过美国。”

面对庞大的英语学习资源,中国外包企业似乎应该没有过多的忧虑,但事实上目前很多外包企业却为找不到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外语沟通能力的合适员工而苦恼。软件外包企业招聘员工时,都将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作为甄选技术类人才的重要指标。而且,即便以这样的标准招聘来的员工,大多数还不具备与欧美客户直接沟通的能力。

“我们要求员工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这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大多数员工不太善于口头的表达,我想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不像美国文化那样开放,中国人比较含蓄。”

虽然面临着很多员工与欧美客户的语言沟通问题,北京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曲玲年并未感到忧虑,因为“在下一代中国人中,这种含蓄文化的影响也将会逐渐淡化,中国现在已经非常开放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和束缚逐渐减小。随着学习英语人数的增多,中国人‘说’英语的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高。”

据北京一家外语培训机构介绍,从掌握英语到说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快的过程。该机构表示:“当中国人感觉不好的时候他不敢说,当他感觉没问题的时候他才敢说。所以一个有英语功底的人,接受几个月的口语培训,积累了足够的信心后,与外国人交流的障碍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

不仅仅是来料加工

在一次对日外包能力提升讲座上,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北岛义弘在讲述对日外包所需条件时举了一个例子,2002年日本相扑来中国演出,所用的器械甚至悬挂在半空的旗帜都需要与日本相同。北岛借此说明,中国外包企业需要具备同日本企业一样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事实上,这种规范性和严谨性的企业文化在对日外包企业中已经得以充分贯彻。曲玲年介绍说:“如果你去参观任何一家给日本做外包的企业,你会觉得几乎就是一间日本公司。组织机构、职位设计、桌面语言、包括公司内电子邮件的格式,基本就是日本公司的风格。日本客户认为‘如果给我做外包业务的公司跟我几乎完全一致,那么我说的一句话他就会理解我的本意,运行沟通起来就会很顺畅。’企业的文化跟客户的文化基本一样了,同客户沟通起来就会非常容易。”

中国外包企业在对日外包过程中积累了严谨和规范的开发流程,但这种企业文化并不对欧美外包的胃口。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由于日本企业的软件过程管理过多地借助了制造业管理经验,虽然规范但缺乏灵活性。而欧美软件企业文化是灵活性和多样性,给软件系统的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留出极为宽阔的创新空间。语言沟通能力是承接欧美软件外包订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理解客户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并能够与其产生共鸣,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欧美外包不能是对日外包“来料加工”那么简单,还需要中国企业深刻地了解欧美企业的行为方式,并将这种创新的文化灌输给员工,自上而下形成一套适合欧美软件开发习惯的企业文化。

语言、文化,在软件外包西游记中,必定会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链接

据赛迪顾问数据统计,在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发包市场结构中,日本占据发包市场60%的份额,而全球最大发包方美国仅占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的15%,来自欧洲的订单更少,只有4%。赛迪顾问预计2005~2009年,随着中国对欧美软件外包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美国发到中国的软件外包项目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0.5%,欧洲为50.2%,日本市场则相对稍低,为48.7%。

上一篇:集中财务助中华保险走向全国 下一篇:企业计算更重视高效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