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08 04:42:20

略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难点,又是学生掌握得不够好的部分。因此解决问题的教学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责任感开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解题主动性,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以找规律,把握特点。

解决问题;学习动机;激发;教学方式;反思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更是一个难点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每册教材中。在这块内容的教学上,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可还是有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见“解决问题”色变。怎样改变这一状况,让每个学生在“解决问题”这条路上走好,是每个教师夜思日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多种方式教学,提高解题主动性

学生之所以怕“解决问题”,是因为他们觉得“解决问题”难。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消除学生这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根据各种题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解题主动性。

1.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解决问题”感兴趣。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采用“游戏”式教学,减少理解难度。如:在学习“陈军家距离学校508米,他一天往返两次,一共要走多少米?”这道题时,考虑到学生对“往返两次”理解有困难,于是采取游戏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点:我在台前左侧画了一个圈,代表陈军的家,在台前右侧画了一个圈,代表学校,然后请了三个学生上来:A代表陈军妈妈站在家里,B代表老师站在学校,C代表陈军模拟上学情境。要求全体学生仔细观看台前学生的模拟表演,当陈军从家走到学校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往’,”当陈军从学校走到家时,告诉学生“这是‘返’”,这样学生对“往返”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趁机再问:“往返一次有几个508米?”(2个)“那往返两次有几个508米?”(4个)学生理解了“往返两次”就是“求4个508后,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2.讨论,调动学生解题激情

一些学生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大喜欢别人指手画脚的,他们喜欢自己摸索。所以对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展开讨论,再由教师总结,效果会更好。如在解决“三年级有男生85人,男生比女生多17人,男生和女生共有几人?”这道题时,笔者考虑到有些学生可能会用一步来解决,还有些学生懂得要两步解决,可能在求中间问题时会受看到“多”就用“加”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便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要求“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几人?” 能一步解决吗?(不能,要两步。)

(2)必须先求出什么?(女生人数)

(3)从哪个条件知道:男生和女生谁多谁少?(从“男生比女生多17人”知道男生多女生少)

(4)求少的该用什么方法?(减法)

通过上面的讨论,学生认识到这道题虽然只有两个信息,却是个两步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并不是题目中有“多”就用“加”,有“少”就用“减”,而是要通过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做法。这题解答完后,还可将“男生比女生多17人”改成“男生比女生少17人”再让学生解答,加以巩固所学思考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思考方法。

3.引领,提高学生读题能力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对问题中的一些句子或词语不能很好地理解 ,因此给他们解决问题带来很多困难,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扫除解题障碍。如:一块长方形玉米地,长58米,宽9米,要给它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山,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答出来,而对第二个问题许多学生就难以下笔了。此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对“一面靠山”和“至少”进行理解:

1)“一面靠山”表示什么意思?(只要围三面)

2)“至少”说明是怎样的边靠山?(长边靠山)

在学生充分讨论反馈后,他们认识到“一面靠山”表示只要围三边篱笆。“至少”说明靠山的是长边。那么要围的篱笆长就只要“9+9+58=76(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将上题题中的“至少”改成“最多”让学生解答,相信在前面解题经验的基础上,这个问题学生就不会再感到困难了。

4.画图,减小解决问题难度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教师应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如:有250人坐7辆车去郊游,前6辆车每辆各坐36人,第7辆车要坐多少人?这道题里数字比较多,一些学生看完题后,头都晕了。此类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先画7个方形或圆形代表7辆车,再让学生在前面6个方形或圆形里填出“36”,表示每辆车各坐36人,大括号打在7个方形或圆形上方标上250人,表示250人坐在7辆车上,在第7个方形或圆形里打上“?”号,表示问“第7辆车要坐多少人?”如下图:

通过这样一画图,学生很快便理清了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发现:要解决“第7辆车要坐多少人?”这个问题,必须先求出“前6辆车坐了多少人?”,再用250减去前6辆车坐的人数,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三、反思解决问题,找规律把握特点

对小学生来说,反思主要表现在完成解题后的检查和对错解的态度上。有调查表明,养成“自觉检查”习惯的学生约有11%,少做检查或不做检查的学生约占52%。面对错误的解答,约30%的学生不经思考,拿起笔来就订正,约60%的学生大体上能做到“先想为什么错了,再订正”。由此说明,不少学生没形成反思的习惯,学生的反思学习,还得教师加强引导。

解完一道题后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的结论上,要让学生想想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反思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在掌握它们的规律后,下次就能举一反三。如:一年级上学期的“图画式应用题”教学,通过解答完“ 和 ”这两道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反思,寻找规律发现:问号打在大括号下面的,表示要我们求“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算。通过解答完“ 和 ”这两道题后,又引导学生观察,反思,寻找规律发现:问号打在左边或右边的,表示要我们求“一部分有多少?”要用“减法”算。学生通过这一反思、总结,发现了规律,今后再遇见此类问题,便能又快又准地解答出来了,也为今后学习求“总数”和“部分数”的“文字应用题”奠定了基础。在典型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更是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把握到此类问题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例如:商店有9箱西瓜,每箱10个,每个18元。这些西瓜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这道题是求总价,关系式是:总价=单价×数量) 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地解决这道题。长期坚持在解决问题中反思寻找规律可以减少许多解题弯路,减小解题难度,消除畏难心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铺平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跨国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