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师问的艺术

时间:2022-09-08 04:35:31

语文课堂教师问的艺术

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课文的训练重点和提示虽然有所指明,但并非每位教师一看便能明了,主要还得靠教师的钻研。对教材钻深钻透,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所得之后,教什么的问题才能明确。确定了教什么之后,总不能走进教室一讲了之吧,有些内容是学生稍加自学即可解决的,有些是必须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的。问什么,是个艺术问题。问的问题一定要凝练,要能启动学生不知不觉地去学习所确定的重点内容,要能让学生都积极地有兴趣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高五册《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的前一部分“阿Q向往革命”一小节,如果你的学生学了《孔雀东南飞》,又看了前面的提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以“暴露国民的弱点”,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备课时先考虑了讲什么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第一段有个表示天色的词,找出来后结合原句读读,谈谈感觉以及从这感觉中联想到了什么。你们一定答得出(尽管或快或慢或一人完整答出或多人综合):在黑中不知不觉的来,只有很少人知道,想到了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还只有少数人知道时革命就结束了;想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比兴,而这比“孔雀东南飞”还要妙,因为这船与辛亥革命有直接联系。2.这船与革命有关,我们根据文章所提供的内容想象一下人们议论的场面,回答鲁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文字来写“谣言”而不写未庄人对革命的态度,这是不是败笔?学生也一定能答出鲁迅写文章是很慎重的并不是败笔;鲁迅写谣言是因为未庄人对革命不了解只会说这些,说明辛亥革命并未深入人心,革命不彻底,以画出沉默的国民魂灵来;写谣言是为了写阿Q,未庄人都没想到革命而独阿Q对革命神往,是衬托的写法,同时也照应了前面的探头探脑一词。3.阿Q由“深恶痛绝”到“神往”变化之大、之速是什么原因,说明了什么?这么几问,差不多要讲的内容都包括进去了,你的学生不得不带着你的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努力回答,学生的读书能力定会在这些提问的指挥下逐步提高的。

其次是考虑怎么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当代教育家钱梦龙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提问上更有艺术探讨的必要。否则学生就不能进入角色,不会去积极思考,就会启而不发。对同一内容,提问的难度太大学生难以思考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难度太小又会降低学生的兴趣。备课时得先设计多种提问,然后进行比较,看哪个最适合难度学生,最能体现“因才”观和“主体”观。例如《还乡梦自序》有这么一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我设计了多个不同的提问:1.文中最能表现我对故园思念的词是什么词?2.作者说他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同学们读读看这苦是什么苦?3.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诗篇是苦涩的果实?4.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充分估计了学生的答题能力之后,为了充分利用45分钟以提高课堂效率,毫不犹豫地在一个较差的班里用第1问,在一个较好的班里用了第2问,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了我这种做法是成功的。还有一例是利用类比法设计提问的。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描写的作用,提问可这样设计:曹操与蒋干对话中暗示了蒋干出访必败,其原因是什么?答案是答非所问。再引学生背《曹刿论战》中“何以战”一节与之比较,这时学生的思维必然会活跃的,这一类比便产生了不谈即谈之效果。再让学生改写对话:假定蒋干出访成功,则对话如何写才好?一改之后,蒋干的性格截然不同了,从而体会到了描写的妙处。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则可以改变一下,先让学生或老师背出“何以战”这段对话,然后再与这段话比较,再提问,同样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问什么”是个艺术问题,“怎么问”也是个艺术问题,它们都有探讨的必要。

吴作言,教师,现居湖北通山。

上一篇: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