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08 04:14:29

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公务员队伍亦存在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现象。影响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因素有社会环境 、个人以及组织环境等,本文主要分析组织内部环境领导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觉误差以及我国公务员的年龄限制对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从而激发和保留临退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减少年龄歧视感知。

[关键词] 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组织内部环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96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220- 02

1 前 言

2012年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岁。2014~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数是2.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6.7%,2015年是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6.1%,2014年是2.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5%。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持续增长的趋势。2016年11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要适时出台渐进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党俊武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在2070年左右之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球社会成员的接受力、承受力的变化,考察人口体量、质量,分布和老龄综合水平,未来50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国家之一。显然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由于人口红利消退、快速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年龄上较长却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年长劳动者的管理问题需要被社会各界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年龄歧视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面对老龄化的劳动力,针对老龄员工的年龄歧视可能会成为很重要的问题。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是我国公共事业的承担着,代表着政府执政能力和政府的形象。我国公务员级别分为27级,其中领导职务层次有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省部局正职、省部局副职、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对我国31个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长的个人基本信息的收集分析得出:其中年龄处于40~49岁的人数为1位,处于50~59岁的人数为18位,处于60~70岁的人数为11位(山东省省长目前空缺)。

2 文献综述

歧视,当偏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时,会特别有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变成他人偏见的牺牲品,也就是说,会产生歧视,偏见是一种态度,而歧视是紧随偏见而来的一种行为。年龄歧视,是广义的概念,涉及对任何年龄组的偏见,从而导致基于太年轻或是年龄大的员工的偏见和不公平的待遇。年龄歧视出现在工作场所,一般包括缺乏识别的能力,被拒绝聘用和晋升,被拒绝培训或其他福利。歧视行为被视为打击或是侮辱一个人的人格,歧视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远比歧视行为更严重。年龄歧视行为的出现,会导致被歧视对象产生年龄歧视感知。

3 组织环境对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分析

组织环境,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和力量。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组织内部环境的领导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觉误差以及我国公务员晋升的年龄限制对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

3.1 领导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觉误差

临退休公务员的刻板印象一般被认为是缺乏激情和创造力,无法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绩效上难以被突破等。由于刻板印象能蚣蚧复杂世界并承认人们之间保持一致性,能比较容易地处理各种纷繁的信息,是个体进行知觉的一种捷径。领导者在行使其权力和影响力的过程时,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会改变一些群体成员或其下属的行为和态度。而由于刻板印象对临退休公务员的影响,刻板印象可能是不准确的,会模糊临退休公务员个体间的差异。使得领导者很难正确地评价他们的需求、偏好和能力。而由于领导者对临退休公务员认知的偏差,影响其同级和下属的行为和态度,导致存在无意识的、有意识的对临退休公务员的偏见,当偏见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就会产生歧视。由于临退休公务员身体生理机能日益衰退,加上年轻同事的逐渐成长,使得他们较其他年龄组对年龄歧视感知更加敏感。因此领导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觉误差是导致临退休公务员产生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因素之一。

3.2 我国公务员晋升的年龄限制

中组发[2008]6号关于印发《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对公务员的调任资格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规定了调任厅局级最低年龄不超过55周岁、县(市)级最低年龄不超过50周岁、其他处级最低年龄不超过45周岁以及科级领导职务的最低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中组发[2008]7号关于印发《公务员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中,规定了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是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者越级晋升职务。我国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基于当前我国公务员调任和晋升的政策规定的现状,存在相当数量的有较强工作能力却不符合年龄规定而无法调任、晋升的公务员,导致其职业生涯止步不前。面对身体机能的日益衰退,外部知识技能的快速更新,周围年轻同事的逐渐成长以及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致使临退休公务员在工作中感知来自组织和同事的不公平对待或歧视,即产生年龄歧视感知,产生工作退缩行为,增加了工作疏离感,降低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减少了组织承诺。

4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组织内部环境对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影响,其目的是挽留和激励临退休的公务员,保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本文仅仅分析临退休公务员年龄歧视感知的一个影响因素即组织内部环境。因此还存在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参考文献

[1]党俊武.应对人口老龄化顶层设计刍议[J].老龄科学研究,2017,5(1).

[2]胡丽红,年龄歧视对临退休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工作疏离感和临退休焦虑的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6(6):117-122.

[3]王颖,倪超,刘秋燕,中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过程: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15(4).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优化路径... 下一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