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08 04:14:01

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文学名著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极大益处,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有效锻炼个人意志。面对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就名著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正确指导,引导学生增强名著阅读能力,让名著阅读教学在教学中落到实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多锻炼,获取更多知识。

关键词: 名著阅读 阅读意义 教学策略

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凝聚。在语文教学中,文学名著的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文学名著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极大益处,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个人意志也能得到有效锻炼。我国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大多数中小学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对老师缺乏正确的指导,学生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就导致名著阅读根本没有在教学中展开。如何才能让名著阅读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落到实处,让学生获益更多,我们对文学名著的有效教学作出分析、进行探讨,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多锻炼,获取更多知识。

一、名著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丰富知识。

名著是历代伟大的文学家们的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心血的凝聚,也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财富,更是几千年历史世界历史长河中积淀的艺术瑰宝。名著带给我们的是没有终结的思考,只有在思考中不断豁然开朗,且这些启迪能让我们受用一生。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全面了解这些艺术瑰宝,受到这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洗礼,增长见识,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加深对事物的思考,明确价值观,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2.巩固学习成果。

在中小学的课内安排中课文较少,远远无法满足新课标所要达到的阅读量,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制订课外阅读计划,不断阅读各式各样的课外读物,做好阅读练习。这些读物中,名著至少每学期要三四部,这样才能巩固课堂上的名著阅读训练。

3.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阅读上的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名著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通过大量的名著阅读,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能有效培养语感。通过名著的阅读可以有效地熟悉文字的应用和语言的规律,良好地把握各种手法的应用,提高协作能力。“把名家的作品模仿到极致之后产生的东西,就是属于自己的作品。”阅读名著,可以潜移默化地中强文学能力,就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写出来的绝对会是一篇用词准确、手法运用恰到好处的优秀作品。通过名著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名著都是传递那些真、善、美的东西,如炽热深沉的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至死不渝的忠诚、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等,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对这些名著的阅读,能使心灵受到感染,激起内心世界的情感,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品味文学名著的艺术形象,能够促进学生增强形象性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感受力。名著阅读除了可以传授知识外,也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心灵。

二、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

1.创造阅读环境。

老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课堂上能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加强阅读训练。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只有学生都处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让学生有书可读,学校应该加强图书馆建设,让学生都能在图书馆方便地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名著;其次要开辟一片专供阅读的场所,让学生能聚集在一起,在同样的环境下阅读。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中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成长期,他们的思想才刚开始成形,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在名著的选择上并不是很理性,一般都喜欢故事性较强的名著,这对名著阅读的益处就较少。老师应该找到对策,让学生的阅读尽量完善。据研究,中小学生处于感性时期,影音对他们的吸引力特别大,如果把那些拍成电影的名著拿出来给他们先进行观赏,那么在后面的名著学习中,他们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3.传授阅读方法,加强实践演练。

阅读一定要掌握方法、掌握阅读节奏,一些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主要是不会阅读。教师一定要先教授阅读方式。首先,老师要让学生熟悉名著的一些关联信息,如著作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故事线索、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给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对文章有大概了解,熟悉文章内容。要重视“名著导读”和入选课文的名著片段内容的教学。课本上的“名著导读”对作者身份、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作概述,有利于学生阅读整部名著。其次,老师对文章先进行示范阅读,让学生把握好感情语气,并把重要感情的部分、语气需要注意的地方及阅读技巧教授给学生,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最后,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考核,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并对阅读的质量进行分组评比,阅读质量差的可以进行惩罚,罚摘抄阅读文章,因为摘抄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也是加强阅读实践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4.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升写作水平。

适当读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材料积累多了,写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反而有“左右逢源”的感觉。阅读名著充实了写作素材,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做好读书笔记,摘录著作中的精彩片段、优美词句,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如果能长期坚持这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模仿写作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肯定会得到提高。

总之,名著阅读有效教学是一个有趣的、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对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和途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研究,名著阅读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能起到积极作用,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语文教学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更新更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名著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加喜欢名著,阅读名著,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科技翻译 下一篇:重视语文实践,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