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包诗”课型的有效性教学

时间:2022-09-08 03:17:41

探索“文包诗”课型的有效性教学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诗的创作背景和经历编写成的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

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然地引出古诗,对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配以优美的插图进行形象的场景再现,对古诗中比较生僻的词、诗句,也相机做出贴切的通俗解说。“诗”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阅读“文包诗”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具有实用性。“文包诗”课文,是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真实地从阅读中获取对于学习古诗有用的信息,寻找学习古诗的途径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诗的兴趣,让学生初步学会古诗的自学方法。能从资料中理解并将其内化,继而创作续写古诗、改写古诗!所以,指导阅读“文包诗”课文,要突出其“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 基于以上认识,我以为在设计“文包诗”课型的教学时,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明白意图

初读课文前,先要让学生了解“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明白,第一是要学习一首古诗;第二是对古诗的有关情况作出说明。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初步发现“文”与“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预测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程度,明白学习的难点所在。例如:教学课文《李广射虎》时,我首先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我们常说的“语文之本”就是要抓住人文之本和教材之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人本和文本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教学的重点(即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注意突破教学的难点(即古诗与课文的联系)。

二、精读课文,“文”“诗”对照,突破难点

精读课文时强调“文”、“诗”对照,要抓住短文中与古诗联系紧密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与诗句对应比较吟读,找到内容意境上的联系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由此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三自然段中写:“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与其对应的诗句则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理解这句话时,我没有采用呆板直译的方法,而是巧妙地换一种说法来说明这句古诗句的意思,从而引导了孩子能读出情、读出神,也建立了词句学习与古诗的对应。

学生反复对比诵读,不光可以顺利地领悟诗句含义,而且能充分感受古诗句式结构的奇妙和母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接受语言结构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掌握一种学习语文文本的重要方法。

三、熟读课文,借文赏诗,兼收并蓄

前文说过,“文包诗”课型用以“包”诗的短文,是精心创作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集资料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的精美散文。它不仅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更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拐棍。因此,我们可以“借文学诗”——凭借短文的浅显叙述去理解古诗艰深难懂的诗句;还可以“借文赏诗” ——凭借短文对古诗意境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展开语言想象力,深入挖掘、品味、鉴赏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语言音韵美;更可以边读文、边吟诗,两相参照,诗文共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第七册课文《但愿人长久》苏轼的诗,借月抒怀,把人的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在这堂课中,出示了一个填空:在这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中秋之夜,苏轼在深深地思念着弟弟,他 。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发挥想象力,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这个练习,学生们反复地朗读了文本,然后又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学生也就能自觉地紧紧围绕这个填空,抓住“思念”一词自主地进行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也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与古诗一块进行反复赏读、吟诵、玩味,不但能拓宽、深化对古诗意境的领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向时可以从短文中学习语言、增强语感,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这就收到了读文学诗的双重功效。

四、品诗悟文,内化积累,拓展延伸

“文包诗”中包涵着格调高远的意境思想、优美的现代语言和经典的古诗词赋。课文就是一个范例,它暗示着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魅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体会现代语言的魅力,举一反三。在课堂上也常遇到个别孩子提出不同的理解意思,觉得编者的“文”与 “诗”之间还欠缺点什么。于是,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每次学完一首诗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写或续写其中的名句或名段;创作一篇“文包诗”, 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教学《小儿垂钓》这首诗时,同学们对“路人借问遥招手”中“遥”的解释产生质疑,课后我尝试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一篇文包诗:

他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的浮子,一会儿,浮子动了一下,他刚想拉,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钓鱼的时候,要看到浮子下沉时才能往上拉。”于是,他又坐下来耐心地等下去。正在这时候,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从这里路过,他正茫然地望着远方,不知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忽然看见了钓鱼的小男孩,眼前一亮,急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问道:“小老弟,到刘村怎么走呀?”只见小男孩看都不看他一眼,老远就摆手,示意他不要过来,好像在说:“别啰嗦呀,快点走开,惊吓到我的鱼儿就坏了!”然后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盯着水上的浮子。那先生本想再问,看到小男孩那专注的样子,又打住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孩子!”就继续赶路了。

综合了“文包诗”的形式、特点以及教学实践,让我们深切地了解了何为“文包诗”,但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摸索中更给了我们一个此类课型的教学启示:课文就是一个范例,它暗示着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读写结合。

这不仅体现了将诗内化,继而能够创作续写古诗、改写古诗的实践意义,更体现了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教学真谛所在。

上一篇:计算教学,基于学生的需求而教 下一篇:踏上快乐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