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2-09-08 02:45:10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

―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那么他将终身受益。不会阅读的人就不会学习,进而也不会写出好文章。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要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适当地指导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要拿着笔去读书

拿笔的目的在于有目的地写画。用笔帮助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拿着笔读书可以避免学生只停留在文章的表面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悟,并把精彩的部分画下来,把疑问记下来,把心中的感悟写下来。使读者思想和文章表达的的内容融汇在一起,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2 要带着问题去读书

让学生在每次读书前都要有问题出现,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明确这次读书为什么?读完后要解决那些问题?如讲解《自然之道》一课,带着什么是“道”?“什么是‘自然之道”’?“课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们明确阅读的目的,读书的效率就提高了。

3 要有层次地去读书

让学生学会有层次地去阅读。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不是读一遍就可以理解了的。每读一遍都应达到不同程度。开始可以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接着,再读感悟找到文章的重点部分。然后精读品读,即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和有代表性的段落细细的品读回味,从而真正的理解文章。

二、利用教材培养阅读能力

教材是练习阅读的良好范文。让学生在课堂上去自主地利用教材,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地读,如比读、赛读、小组互读、听读、图文照读等。使学生走进文本,在品词析句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另外要利用好教材中的自读课文,让其自己感悟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巩固学到的读书方法。

三、加大课外书阅读

在学生初步掌握读书方法之后,拓宽学生的读书面。不要只限于教材中的文章,为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推荐。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收获、感受,阅读或写出读后感,全班交流评析,这样即保护了学生阅读地积极性,又规范了学生的阅读行为。

学生阅读能力地提高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久地其进行训练和培养,从而让学生从读书中找到乐趣,树立起“我要读书”的意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西区第一小学)

上一篇: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下一篇: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