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哲学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索

时间:2022-09-08 02:30:08

关于提高哲学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索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信服马克思主义,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广大的政治教师应当积极探索,致力于提高哲学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生活与哲学;教学实效;探索意见

高中政治新教材体系中《生活与哲学》的指导思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活与哲学紧密联系,哲学蕴含在生活之中,生活处处有哲学,生活即哲学。因为新教材更注重生活性、时代性、实效性,所以要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引领学生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自觉地用唯物主义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理智地、辩证地处理顺境与逆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书上的哲学原理背得很好,但是并不真正信服唯物主义,遇到挫折消极认命,认为学习哲学没有实际意义。这种情况给我们政治教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性。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 教师课堂教学事例的选择,应当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学生的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用学生的眼睛观察生活,用学生的心灵感受生活,用学生的方式研究生活。举例切忌高、大、空,最好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具体事例,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养成用科学的哲学指导生活的好习惯。贴近生活的事例可以让学生言之有物,提高可信度,有利于把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第二,开发多种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为了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上课所用的工具,不再仅仅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还可以通过使用微视频、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播放小品和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效果。所以从教学资源的开发上看,我们不能再局限于课本,可以开辟一些新的途径,比如搞社会调查、听专题报告等,拓宽和分享校内校外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渠道,以提高学生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合作学习。学习者面对面的促进互动,相互的信任、期望有效的沟通,能够很好地解决组内冲突,辨明是非。这种探究学习的方式也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有助于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增强团体合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就是要他们明确是非,坚定立场,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或者组织专题辩论会,教师做好引导和启发的工作,这样学生对自己得出的正确结论就会印象深刻,唯物主义立场也会更加坚定,从而大大提高了哲学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引导是否具有洞察力、评价有没有说服力是左右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旨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肯定学生个体的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千万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杨振宁教授曾经这样评价我国的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长于依葫芦画瓢而短于独辟蹊径”。确实,在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则习惯于“逆来顺受”,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我们应该乘着新课程改革这阵东风,着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情境(社会热点、故事、漫画、电影情节等),设计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在讲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时,让学生讨论“小悦悦事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路过的行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为达到训练的目的,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辩论会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要鼓励学生发言,以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特性。

第五,关注教学艺术的提高,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和积极明快的情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有些政治教师上课时习惯唱“独角戏”,站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不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与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教学语言枯燥乏味、平铺直叙。这样往往自己讲得很累,教学效果却很不好。

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个人能力。我这里所说的个人素质与个人能力,不仅指一个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在新课标下,还要有幽默、生动的语言,用平等的、交谈的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和学生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改变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毫无生趣的印象,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也能得到切实的保证。总之,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该是课改的积极参与者、推进者和开发者。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对学生哲学知识的传授和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这才是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要努力让哲学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发挥出实效。

参考文献:

[1]曹塔亮.政治教学应生活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9).

[2]纪立建.谈谈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4).

上一篇:浅谈环保教育进课堂的策略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