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中学班级管理初步探究

时间:2022-09-08 02:07:27

农村寄宿制中学班级管理初步探究

摘要:要搞好农村寄宿制教育改革,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做到分析农村寄宿制中学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采取科学适当的管理方法,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学生。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中学 现状分析 管理办法 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一、前言

随着国家城镇化政策的不断深化,农村学校进行寄宿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也将成为大趋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顺应了中国城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

班级管理是搞好农村寄宿制教育改革的基础和重点。要管理好农村寄宿制中学的班级,班主任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首先,班主任得分析农村寄宿制中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使农村寄宿制中学体制规范合理化。同时,做好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工作。另外,班主任还要操心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学习。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人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化农村学校的学生。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1.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现在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大多数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对班级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1学生方面,学生娇生惯养,性格脆弱,心理容易偏激,学生们大多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1.2家长方面,家长文化素养低下,时常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教育孩子,不会用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孩子的沟通比较少,在学习上不能起到应有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1.3社会方面,农村寄宿制中学大多是镇属初级中学,学校周边可能会出现网吧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政府和派出所会出现监管不力的情况。

2.农村寄宿制中学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2.1农村教育中的城镇趋向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到城里读书,农村寄宿制中学的生源减少,质量下降。

2.2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在校时间长。因为学校依旧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长,学习负担重,玩耍时间短,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3虽然有一定的硬件条件提供学生住宿生活,但是缺少对学生的关爱。学校为了不让学生出现安全问题,会选择束缚学生,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死板和僵化。

2.4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低下,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职业倦怠感相当严重,教育学生的方法单一,容易出现教育方法过于偏激,体罚学生的情况。

3.农村寄宿制中学班级管理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寄宿制中学条件艰苦,离家较远,部分学生要到学校寄宿。鉴于农村学生所处环境的诸多不良因素,部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屡屡出现厌学、不做作业等问题,下面简单列举几点遇到的问题,并做简要的原因分析:

3.1学习方面,农村寄宿制中学一般都是镇属初级中学,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和影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缺乏忧患意识,缺乏竞争意识,学习被动,求知欲不强,缺乏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习惯。

3.2生活方面,学生选择住校,但是在住校生中有很大一部分缺乏自理能力,不讲究个人卫生的情况时常出现。本来是想让学生锻炼自己,养成独立的性格,结果因为学校的管理不到位,让学生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形成了很不健康的性格。以上这些问题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和责任

3.3安全方面,农村寄宿制中学时常存在学生安全事故隐患问题,包括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隐患,放寒暑假的溺水隐患,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隐患等。

3.4班级方面,学生严重缺乏纪律观念,没有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甚至出现做违规违纪的事情,而其他学生不敢反映情况。

三、班级管理的初步探究

我所任教的学校就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在我任教的两年多里,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初步认识到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非常繁杂而责任重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现就农村寄宿制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1.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的管理模式

近些年来,由于农村大多学生家长都选择外出务工,许多学生便成了“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更容易出现不到位和错位的情况。

1.1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中,必须与学生家长、学生监护人建立各种联系从而都参与到“留守生”的管理中来。

1.2学校应与社会监督机构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每个学生能有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讲究事半功倍的班级管理方法

班级的管理实质上也就是管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针对具有不同个性、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班主任应该深入学生内部,全面了解班级成员。班主任在管理中不仅要思考怎么做,而且要体会为什么这么做,为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

2.2尊重关心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应以说服教育为主,采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允许学生犯错误,留给学生改正的空间,努力帮学生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并及时指正。

2.3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既然班级是由许多不同的个体组成,难免出现磕磕碰碰,班主任在处理时应该一视同仁。对于学生所犯下的错误,要留给学生悔改的时间和空间

2.4合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

3.促进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建设

做好班级管理需要有个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所以促进班风学风建设非常重要。

3.1 多开展班级活动,如以小组形式的完成任务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不间断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特别宿舍卫生和班级卫生的检查工作,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评估方法,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的行为。定期对住校生进行生活指导。

3.2 抽课余时间到学生中去,和他们共同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他们的情况及时归类并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3.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督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义务也有责任管好自己。

3.4 组织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形成学习帮扶小组,让学习自觉性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利用班会让每个学生明白学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联系各课任老师,协调工作,共同商议如何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

四、结语

农村寄宿制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繁杂,任务艰巨,需要一个过程,一定时间,一定的管理方法,更需要耐心和师生、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两年多来,我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掌握应有的管理技能,从而应对各种变化。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力争做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寄宿制中学班主任。

上一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下一篇: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