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再发

时间:2022-09-08 02:07:15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再发

专家简介

董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兼秘书、神经康复学组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疑难杂症门诊)、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预防卒中再发――2007全国中风防治行动

2005年、2006年,《大众医学》杂志与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联手,推出预防中风(卒中)的系列普及教育活动,邀请国内权威专家畅谈心脑健康、中风防治,并成功举办了全国公众中风防治健康知识竞赛、“我为中风防治献一计”网上调查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10月和11月,我们将再次与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联手,推出“预防卒中再发”的系列教育活动。因为中风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再发率也相当高。有报道称,中风后30天内,10%~15%的患者会再次发生中风;中风后第一年的再发率为12%,第二年为15%,中风后5年的再发率高达30%。对中风患者而言,如何预防再发是头等大事。

此外,2007年10月17日,我们还将邀请神经内科专家坐堂《大众医学》健康热线(021-64848006),为读者提供中风防治的健康咨询。如果您不慎错过了这次机会,您还可以拨打全国免费电话800-820-8884(每天上午9:00~下午5:00),同样会让您受益多多。

生活实例:“无知无畏”导致中风“一发再发”

48岁的赵先生年纪虽不大,却已经是神经内科病房的常客了。两年前,他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10分钟”去医院就诊。幸运的是,在去医院途中,赵先生的手脚就都能活动了。医生告诉他,他这种情况属于TIA(俗称“小中风” ),虽然没有后遗症,但由于他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也已达到正常高限,今后发生中风的风险很大,建议他积极治疗、坚持服药。可赵先生根本没把医生的话当回事。出院后,医生开给他的药没有按时吃,让他按时复诊也没去。之后的半年里,赵先生又相继发生了两次“小中风”,不料他依然无动于衷,不以为然。几个月前,赵先生因突发“脑梗”被收治入院,一侧肢体偏瘫了。医生告诫他说,出院后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把血压、血脂和血糖都控制好,否则中风还会发作。这一次,赵先生总算把医生的话记住了,回想起自己当初的无知,后悔莫及……

医生分析

多项研究表明,已发生过中风的患者面临着更高的再发血栓性疾病的风险。中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3倍,再次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9倍。“小中风”患者发生中风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3患者会在两年内发生中风,1/3患者会不断发生新的“小中风”。更值得注意的是,若中风患者同时合并多种促发中风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等,则再发危险性更高。赵先生的遭遇在临床上并不鲜见,如果他能在初次发病后引起足够重视,接受积极治疗,接下来的不幸完全可以避免。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中风的再发率那么高,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呢?”回答是肯定的。专家建议,要预防中风的发生和再发,控制好危险因素是关键。在中风的诸多危险因素中,有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年龄、性别、遗传等,但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如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体重等。中风患者若能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将中风的再发风险降到最低。

中风恢复期,做好6件事

1. 控制血压

随着血压升高,中风再发风险逐渐增加。专家建议,中风患者每天应坚持测量血压,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把血压保持在140/80毫米汞柱以下。同时,减少盐的摄入(每天少于6克)也有助于血压的良好控制。

2. 定期查血脂

新近的研究发现,中风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同时能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如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他汀类药物除通过降脂作用降低中风再发风险外,还可能通过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降低中风再发风险。专家建议,中风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LDL)控制2.6毫摩/升(100毫克/分升)以下。若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则应把LDL控制在2.06毫摩/升(70毫克/分升)以下。

3. 定期查血糖

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4倍。无心脑血管事件史的糖尿病患者在未来8~10年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高达20%。已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未来再发的危险超过4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糖代谢紊乱患者发生或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很大。专家建议,无糖尿病史的中风患者应定期(每半年)检查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若发现有血糖升高,应积极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中风患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降糖治疗,并监测血糖。

4. 戒烟限酒

吸烟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使中风风险增加2倍。饮酒过量使中风风险增加2~6倍。专家建议,中风患者应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红酒不超过50毫升,啤酒不超过500毫升,尽量不喝白酒。

5.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是每个中风患者都必须坚持的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吡格雷(波立维)等。此外,合并房颤的中风患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口服抗凝治疗。

6. 坚持功能锻炼

目前主张,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越早越好,锻炼时应量力而行。完全偏瘫的患者可在家属帮助下做一些患肢的被动运动。手脚未完全瘫痪的患者则应多活动患肢,如抬手、伸腿等。若有条件,可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专家提醒:三种做法不可取

1.脑子里没有“预防”这根弦

中风以后,不少患者及其家属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功能恢复”上,他们非常关注怎么才能使偏瘫得以尽快康复,有没有一种药能彻底治愈中风,但却并不太在意为什么会发生中风,以后还会不会再中风?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认识误区。其实,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药物对偏瘫具有决定性的康复作用,也没有一种药有所谓的“治愈”中风的作用。中风以后,只要没有严重并发症,并遵医嘱做好功能锻炼,偏瘫肢体的功能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作为患者,最需要关心的应该是――中风怎么会发生,如何才能让中风不再发生?

2.定期输液防中风

不少老年中风患者认为,定期去医院打点滴,输入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降低血黏度、预防中风。其实,这种做法并无科学依据,并不能起到任何预防作用。

3.该吃的药不吃,不一定要吃的药狂吃

不少中风患者对有明确的预防中风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颇“感冒”,怕长期服药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而喜欢用各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来代替,有些人甚至同时服用数种功效相同的中药。殊不知,中成药虽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疗效,但在中风预防上,尚无缺乏明确证据证实其能预防中风。中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选用正确的治疗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等),适当辅以中成药,切忌“本末倒置”。

上一篇:健康血压从限盐开始 下一篇:大便不好,当心大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