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技术

时间:2022-09-08 12:30:23

浅谈公路桥梁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技术

【摘要】在道路工程中,桥梁台背回填是路基填土与结构物的结合部分,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及道路的使用寿命。由于桥梁台背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会造成路面面板断裂、产生桥头跳车等一系列病害。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桥梁台背回填质量。 本文就桥梁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技术从不同角度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台背回填;质量

一、桥梁构筑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 桥梁台背回填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部分,从施工角度而言 ,由于桥涵和台背回填施工阶段的分离 ,无法使台背路基与桥台同步施工,造成台背施工空间狭小 ,大型压实机具使用受到限制 ,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十分困难,为此要保证桥头路堤稳定,就必须使回填材料符合规定要求,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在具体的施工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简单技术控制: 1,桥梁台背回填应尽可能采用砂类土或其他渗水性材料,严禁不同规格的料混填。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在填料中加入石灰、水泥等稳定材料进行加强处理;石灰、水泥的掺入量应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2,桥梁构筑物台背填土范围:按照规定,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台阶式施工,逐层增加回填宽度。宽度至两边边坡 锥坡的坡脚处(1:1.5)。

3,桥梁台背回填必须要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若不适宜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应尽量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夯或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现场施工时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一般规定每层15,并应在桥台背墙或明显地方标明高度逐层填筑、逐层碾压检测。 4,回填处如有泄水孔或其他构筑物时,一定要按设计要求或设置碎石、粗砂或砾料层,以便达到泄水孔处过滤作用。桥梁台背回填不可有大块杂物回填现象,并避免携带有机物的过湿土回填。回填材料、工艺都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5,“死角”处的质量控制:用16~20吨光轮压路机,配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操作手,以低速对死角进行碾压,沿横断面方向贴近台根;沿中心线方向贴近翼墙根,不断变换方向反复碾压,增加碾压遍数,局部用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分层用冲击夯夯实。

6,台背回填施工注意事项:在回填、压实过程中,应尽可能进行对称回填,防止单侧施压,以免损坏墙身,在台背回填完成后,进行反开挖施工。台背填土压实度,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进行控制,其关键的还在于压实机具。

二、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西商高速公路蓝田至商州段LJ-19合同段,共有大中桥梁8座,由于处在不同的位置,根据填筑高度、水流情况不同,相应的回填方案也有所不同。我就其中一座有代表性的桥梁台背回填方案作出分析。 2.K89+163紫峪河大桥台背回填施工中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1)回填材料。大桥台背回填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河砂),回填材料经检验合格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进场使用。为了克服填砂边坡松散、不易成型的弱点,台背回填部分横向外侧两边,各有10m路基边坡采用浆砌片石包封,并同路基顺接。 (2)回填范围 1)顺线路方向长度:底部离基础3m,然后按1:1.5的边坡开挖台阶回填至与路面底基层底面交会处。 2)垂直线路方向:至锥坡边坡脚(1:1.5),基坑回填厚度为2m,基础顶面至底基层底面平均高度为8.1m。 (3)压实度要求 1)基坑:回填压实度要求为93%。 2)台背部分:桥台台背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均为95%。 3)检测方法及测点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考虑到回填由基坑底向上回填宽度逐渐变化,因此,每层检查点数应根据相关规范及现场实际需要确定。 (4)施工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按设计要求先做好台背排水盲沟,然后才能回填。 2)每层厚度原则上为15。为便于检查每层填铺厚度是否均匀及方便施工,台背回填前,由基础顶面开始,把每层填筑的厚度在台背墙上做上记号,标明填筑位置及相应的层次,以此为参照进行每层的施工。这样现场施工人员就能容易且较好地控制每层的填铺厚度,检查施工质量也较为方便。

3)与台背相接的路基端头,是控制的重点。要求在施工时,对路基端头的压实度进行复测,复测的目的就是确保回填部分与路基部分衔接好,消除隐患。如果临近台背的第一桩号检测不满足要求,继续向路基方向的下一个桩号检测,直至合格为止,这样就可确定台背回填的实际范围。 来

源:4)因台背回填为砂砾料,为解决砂砾料顶层松散的现象,台背回填至最后时,顶层做80厚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封层,但回填总高度不变。

5)考虑施工质量和工效,因本桥的台背回填高度大、范围广、层数多,所以实际施工中采用中型震动压路机进行压实作业,局部中型压路机无法到达的地方用小型手扶振动夯补夯。这样既能保证台背回填质量,又可连续作业,不影响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6)补强措施 :台背在回填结束后,为了保证回填质量,尽可能减少台背的不均匀沉降,要求对整个台背进行注浆处理,从而增加台背回填的稳定性。注浆采用3m*3m梅花型布孔,注浆深度为台背回填基础以上2m范围。具体注浆数量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3.工程质量评价。经相关部门检测,K89+163紫峪河大桥台背填料、回填范围、分层回填及压实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压实度均大于95%)。经现场控测,桥头塔板与桥梁主体没有产生明显的错台。由此可知K89+163紫峪河大桥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切实可行的,能达至预期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上一篇:旧路路基拓宽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浅析 下一篇:污水处理厂A2/C工艺运行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