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污名现象

时间:2022-09-08 09:09:13

作者简介:庞一(1989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郑州,大学学生

摘要:女性污名群体被贴上贬抑性标签以至于面临自身价值受损的状况。本文以女性主义作为理论工具,对女性污名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作出具体分析,包括男权社会的男性中心统治以及女性自身对该统治秩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确认,并呼吁建立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污名;性别平等;男权社会

中国社会正处于面临着剧烈变革的转型期,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表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现象,但是由于大众的一些傲慢的偏见,再加上某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社会上不少群体被污名化,贴上被侮辱、被贬抑的标签,比如“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者”“精神病患者”等等。但是其中被污名化的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特征最鲜明的是以“女博士”“剩女”“女秘书”“小姐”等污名为代表的女性群体。

一个社会的特点与气质是由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状态决定的。无可辩驳的是不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男性群体都在社会上居于第一性的地位,他们凭借优势地位对女性世界实行强权统治。社会默认一个人的身份与能力都与性别有关,并把几乎所有的权威位置都预留给男性。这就是女性主义理论批判的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的男权社会。对男性特权的维护与合理化是其所有活动的本质与核心。

女性被公认为盲目冲动、目光短浅、胆小怯懦的群体,只有在智力和能力上无法与男性相提并论才是合理的,才能被大众欣然接受。一旦女性表现优异,就被视为对主流社会价值规范的冒犯和冲击,就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对其加以谴责和鞭笞,驱逐出主流社会,使其在被边缘化的处境中遭受主流的轻鄙。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古怪偏执、刻板木讷、不近人情、面目丑陋、眼高手低等等。原本随着社会进步、教育发展,女性获得了比之前更充分的的教育机会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攻读博士学位,积累更多文化资本,与男性平分秋色,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竞争优势却使她们原本个性鲜明的个体被简单地用“女博士”三个字作为符号加以标签化、污名化。无论是学历能力还是品质修养方面都表现的出类拔萃的女性群体在职业、婚姻等方面都遭遇了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并没有单独提出“男博士”这个名词,用嘲笑戏谑的口吻加以讽刺挖苦并以此为乐。

女性主义观点认为女性的处境并不像男性所宣称的那样是自然发生并且不可改变的。两性的生物性别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自然也就不存在能够决定社会性别的高低之分的功能,也不存在对另一性别的实施霸权的合理证据。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角色都是存在于男权社会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所给予的,女性作为受压迫、受歧视的阶级是被男权社会和主流文化人为地建构的。整个男权社会以男性视角为出发点来观察和论述社会生活并将其作为全部人类的观点与经验,这是男性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膨胀”与“自恋”。话语是权力的最简单、最明晰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但是正由于社会普遍并且持久地存在着的“女性居于被统治的第二性的地位”的事实,女性本身没有能力做出铿锵有力的自我辩解和独立自主的自我选择,无法全力争取属于本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男性对女性的家长制权力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基本的权力关系,在性领域当中表现的更加集中。因为在传统的父权观念里,已经把男性设定为天经地义的性攻击者,女性则貌似顺理成章的自动成为了性臣服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性别秩序的稳定。据凤凰网报道一个美女因曾为4个男性老板担任秘书导致8次相亲均告失败,而记者的随机抽查也表明70%的男性表示不愿意娶女秘书为妻。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男领导和女秘书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他们忽略女秘书的工作能力、品德修养等社会特征、全神贯注于女秘书“年轻”“性感”的生物特征。女性被物化,她们是男性性发泄的对象,而不是和男性一样居于主体地位。“女秘书”的污名是对女性的冷暴力,不只是语言攻击,还包括思想上对女性的猥亵。这不过是男性通过最安全的性——性幻想的方式来实现本群体对女性的占有欲望。社会对男领导负面特征标签化的现象没有出现,男领导也没有遭受更多的舆论压力和道德谴责。社会在性方面对男女两性有不同的要求,适用不同的道德标准,显示了男性对女性的性支配权。通过将少数女性污名化,使其余的多数女性迫于压力保持纯洁,以便能符合男性的审美偏好,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受制于男性。

几乎全球的文化体系对男性的角色和活动分别赋予了绝对的权威与价值,即使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得到响应。不仅男性要求他们的特权,那些自认为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从而接受自身地位的女性也不反对它,甚至还欣欣然接受了本群体的附属地位。社会在规劝女性怎样才是一个道德上正确的女性,规训、暗示了对女性人群的认知与辨别方法。“良妇与”的二元分类与甄别实际上是对所有女性的束缚与控制,它导致了女性的分裂,削弱了他们原本作为集合体的力量。女性不自觉地自我审视与相互检查,当发现本群体成员的越轨行为时,他们会首先站出来进行道德问责,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遵守主流规范的,是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当女性群体受到侵害时,她们内部甚至会近似本能地发出要求本群体自重、自省的声音。这种内部的解体不仅意味着女性与男性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还显示了女性对本群体的个性、特质与尊严、价值的自我贬抑。这种主动的自我对女性的自我认同、角色定位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恶性影响。如果女性衣着性感、暴露,不仅男性,还包括女性都会对此有保留意见,甚至女性的不快情绪会更加显著。女性“性感、诱人”的气质遭到贬值和质问,这是包括女性在内的整个社会群体表达出的一致意见。很多女性在受到受到性骚扰时,会主动选择忽视、容忍的态度,而社会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以减少介入。这种对男性的“治外法权”对其权威的无原则维护是男权社会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是显然也得到了女性群体的默认,这是男女两性的合谋与共识。

女性群体要争取性别平等,就必须认识到为性别排次序,给性别加标签的意识与行为的荒谬性,必须还原给性别本身的应有之义。如果连作为受害者的女性本身都承认了性别歧视的合理性,要实现性别平等就只能是天方夜谭。这场只有首先从女性内部发生才会有力量的性别革命才是帮助女性摆脱困境、获得平等的主体地位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从整个社会对女性强加污名现象的普遍存在可以发现性别歧视的观念还远远没有退出公共话语舞台。只要这种观点存在,女性主义为女性污名群体正名的努力就会一直持续。坚持与刻板印象以及传统性别角色模式作斗争,使性别的结构壁垒坍塌,男女两性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女性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与需要。男女平等的浪潮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和逆转的。我们期待有一天男性和女性会形成关于自身还有对方地位角色的正确看法,我们等待迎接一个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新世纪的到来。(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史界、张先亮.女性主义视角下性别分工的反思与突围.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15.

[2]曾清林、陈米欧.社会学视國中的身体研究视角述评.江西社会科学,2010-02-25.

[3]荣维毅.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浅议.北京社会科学,1999-08-15.

[4]张慧玲.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变革.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

[5]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国外社会科学,2001-11-15.

[6]杨玉凤.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家川回族婚俗新释.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05-01.

上一篇:苯教煨桑仪式文献分析 下一篇:滇黔佛教文献及贵州佛教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