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08 05:44:23

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小企业融资现状、特点和融资难的原因,探讨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小企业;金融体制;融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4-0062-02

一、小企业融资现状

企业融资渠道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有三类: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民间借贷。因我国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融资主渠道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近来年,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金融机构对企业信贷资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日益突出。据对衡水市50户小企业调查,认为当前向金融机构贷款难度较以前有所增加和难度增加很多的有39户。2005年上半年,50户企业需要新增融资总量为22515万元,而银行贷款为13676.8万元,资金缺口为8838.2万元。在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采取了向其他企业、个人借入资金,向股东、职工集资等民间融资方式。50户企业中有37户企业有民间融资行为。

二、小企业融资持点

1.融资额度小、期限短。在44户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企业调研中发现,小企业融入资金额度大都在100万元以下,融入资金期限大都在一年以内,体现了小企业融资“小、急、频”的特点。

2.融资用途单一。从被调研的50户企业融资用途中可以看出,企业融入资金多用于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反映了小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在加强技木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扩大企业规模,拓宽市场领域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融资用途的单一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使其生存周期大大缩短。

3.民间融资利率不规范。从被调查的小企业融资情况看,月利率从0-15‰,差别较大,甚至有的融资项目未明确利率,表明小企业民间融行为很不规范。一是金融部门无法对企业民间融资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民间融资资金长期游离于国家监控之外,使得金融信号失真,给国家对社会资金的流量和流向等宏观分析和预测带来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二是由于缺乏合法合规的法律手续和程序,无法通过法律渠道对债权人进行保护。尤其是当民间融资规模无限制发展时,容易引发纠纷和经济案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三、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是公司治理水平低,企业制度更新滞后。大多数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由于制度更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许多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管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出现经营困难,大量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二是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注册资金不真实、不到位。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两三套报表现象,不仅给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核算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使得金融部门难以掌握企业真实情况。三是企业贷款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相当多的企业固定资产不多,资产负债率高,难以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四是企业信用度低。小企业逃废银行贷款情况较为严重,使得银行产生了“惜贷”、“恐贷”心理。

(二)金融体制的影响

为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对小企业融资影响较大。一是商业银行贷款权限逐级上收,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更加严格,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目前,基层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都要经上级行直接审批,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限长,影响了对企业资金需求满足的及时性和充足性。二是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力度,并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只有企业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才有可能取得贷款,许多小企业因信用资质不足而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三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向上更加注重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贷款的额度小,但银行发放贷款所需的调查、监管费用大体相同,导致贷款的单位费用上升。据测算,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是大企业的5倍。四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实施减员增效战略,一些金融机构从县域退出,服务能力弱化。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跟进速度慢,市场分析预测能力和对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鉴别能力差,不能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前景作准确判断,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小企业的融资。

(三)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的影响

我国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较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些中介机构形同虚设,小企业很难得到中介机构的服务。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机构,做到了对所有企业开放,但是服务收费高昂,企业难以承受此类服务的开支。以衡水市为例,该市13家信用担保公司中只有2家公司开展业务,主要原因:一是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小,担保能力有限,得不到银行认可。二是资本结构不合理。三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四是监管主体不明确。基于以上原因导致担保公司难以开展业务,不能满足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四、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一)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提升小企业素质

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这都是企业制度不健全的表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途径。一是对国有小企业实行积极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二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其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三是对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四是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强企业财务透明度。

(二)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一是加大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资金规模,完善资本结构,提高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其中小企业融资的桥梁作用。二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小企业服务中心,包括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投融资服务、资信评估、市场开发和国内外技术交流服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服务中心牵线搭桥,帮助小企业沟通信息。小企业也可以在服务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按照比较成本优势进行合作,形成适合发展的组织形式和规模,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一是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二是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三是适当下放信贷权限, 充分发挥基层金融机构对本区域的经济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信用程度等信息掌握准确的优势,扩大基层商业银行的经营自。四是实施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满足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要求。五是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优势、网络优势和便利条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信息咨询服务。

(四)密切银企关系,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没有良好的信用,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因此,培育良好信用环境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是协调银企之间相互关系。政府部门应发挥其服务职能,适时召集政、银、企召开座谈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让企业认识到逃废银行债务会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企业丧失新的资金来源。二是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政府部门应协调司法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塑造“诚信”环境,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课题主持人:刘旭

课题组成员:罗永进 张彦刚 刘亚聪

上一篇:我国现金管理模式探析 下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