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茗·一诗·一人生

时间:2022-09-08 04:30:08

林徽因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夕阳斜照,余晖片片,泡一杯香茗,品一卷诗文,于茶墨飘香中感知传统,诗意人生。

犹记儿时,牙牙学语,长姐诵诗,顿挫抑扬,我见颇为有趣,吱吱呀呀地跟读,长姐说古人多才,作诗留于后世成经典之学。邻家爷爷总爱沏一壶茶,抱一本泛黄的诗书,在摇椅上低吟,他也说诗词是好东西,得多读。我并不明白其中道理,但爷爷儒雅的风范久久印在我小小的心底,我爱读诗,爱诗的琅琅上口,更爱爷爷读诗的醉意。

待识字后,一字一顿,字里行间中,我开始看诗意,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李白的《静夜思》,我知道他思念故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是赞美青青柳条。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对鹅情有独钟。那时才觉得诗并非将若干不相关字硬凑在一起,这其中有一定的用意。

到中学之后,对诗词认识便深了,“诗词”更像是一根线,连古至今,我从诗中窥作者思想,品其中情愫,悟其中道理。我颇爱李白的《行路难》,从中,我读出的不是惆怅满怀,不是失意沮丧,而是狂人独有的旷达、乐观、自信。每当吟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就心潮澎湃,满腔热血翻涌。二读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心似平镜,眼眶润湿,内心啜泣,这次第,怎一个伤字了得!这些或许是诗词馈赠给后人的。

后来,不再见邻家爷爷,或许他去了远方,但那儒雅的风范,满脸的醉意却在心头拂之不去。我也有了煮茗读诗的习惯,茶墨飘香依旧。

清晨,朝阳初升,沏一杯香茗,手持一卷诗词,吟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倦意全无,唯墨香入鼻,茶香缥缈,离诗意人生更进一步。

看那都市繁芜,听那车马喧嚣,品茶读诗,已变作奢侈之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已隐没杂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又去何处追寻?“人们走得太快,以至于灵魂都跟不上步伐了。”《在云端》中说,那是否传统已落入远方,追不回来了?并不是,只是传统已落满灰尘而被忽略。我们要做的是拂去尘埃,让传统在当代熠熠闪光。

朋友,于都市一角,一杯香茗,一卷诗词,静心品味。诗意人生……

(指导教师:滕继美 评委:马文珍)

上一篇:周琦:“独立出版人”的失落与优雅 下一篇:读《论语》,话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