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谁1……谁2……”句式

时间:2022-09-08 03:54:58

摘 要: “谁1……谁2……”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前后照应的一种句式,其中,“谁”是非疑问用法,任指,有所指,在不知或不可明说的情况下,常使用这一句式,带有委婉的语用色彩,在逻辑―语法关系上表假设或条件。

关键词: “谁1……谁2……”句式 用法 特点 语用特点

现代汉语中,我们常见“谁……谁……”句式,如:“所有这些假设都无法通过事实来验证,因此科学家之间,谁1也说不服谁2。”“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1穿得快就表明谁2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谁1……谁2……”句式,是什么样的句式,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一、“谁1……谁2……”句式中“谁”的用法

谁,是常用的疑问代词,用来问人,如:你是~?|今天~值日?明显可以看出,用来问人的“谁”在疑问句中是单用,而在“谁1……谁2……”句式中,“谁”不是单用而是前后呼应,例:

(1)谁1不给你落实,你去找谁2!

(2)这句充满杀气和血腥的话,被流传得很广,谁1听了谁2脊背发凉。

(3)除了税务部门外,其他任何单位、个人都不能向农民收费,谁1收谁2违法。

(4)不准打招呼说情,不准搞人情照顾,必须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谁1违规就查处谁2”,而且决不搞“下不为例”!

(5)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1也不吃掉谁2。

(6)其他与会人士也纷纷发言表示,谁1搞分裂和出卖祖国,谁2就是历史的罪人,就会遗臭万年,就会被中华民族所唾弃。

上述例子中,有时前后分句中有承接性停顿(第一例与第六例),有时是凝合在起,前后两个“谁”引导的分句紧缩在一个句子形式之中。不管是否中间有停顿,我们不难发现,前后的两个“谁”字,其用法绝不是用来提问人,而是有所指。那两个“谁”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

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7)他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谁1要分裂中国,谁2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所有中国人包括台湾同胞都不会饶恕他。

(8)中日韩三支队伍水平其实都差不多,谁1发挥得好,谁2就会取胜。

例子中前后两个“谁”字,都出现在分句的主语位置,所指对象相同,谁2的指代对象是谁1的所指对象,可以说,谁2的指代对象是承接前面谁1的指代对象,两者是同一倚变关系。又如:

(9)两种说法,谁1是谁2非,自古至今一直争议不休。

(10)谁1不给你落实,你去找谁2!

第(9)例则不同,“谁1”与“谁2”指代对象则形成互补,两者是相对的关系。即两者所指代的对象是此与非此。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为具体,或抽象。如:

(11)所有这些假设都无法通过事实来验证,因此科学家之间,谁1也说不服谁2。

(12)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派别之一,它在物质和精神,谁1先谁2后的问题上认为,精神在先,物质在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神派生出来的,主观想象产生客观事物。

这两例中“谁1”与“谁2”指代不同的人或物,彼此不同,但谁2所指的对象仍然与谁1所指代的对象有一种依存关系,不是同一依存而是相异依存。

例(10)却是所处的句法位置不同,“谁1”是前一分句的主语,“谁2”则是后一分句的宾语。但两者所指代的对象是相同的,或者说“谁2”是照应“谁1”的,是同一对象在不同分句的遥相呼应。可以用代词“他”或“他们”来代替。如例(8)我们可以变换为:“中日韩三支队伍水平其实都差不多,谁1发挥得好,他就会取胜。”而不同指代对象的则不能这样替换。

不管是同指还是不同一,或异指,“谁”都是有所指,都是有定,都是非疑问用法。而且两个“谁”字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图表示:

二、“谁1……谁2……”句式的特点

“谁1……谁2……”句式,不管是中间是否有停顿,它在语法等级中,当属于单句格式还是复句?我们知道,单句的句子成分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复句中的各个分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①我们可以看下面例子:

(14)谁1占有了东方,谁2就能成为大富翁。

(15)谁1不给你落实,你去找谁2!

(16)实行税费提留一次到位,农民按照国家规定交售的粮食,谁1出售,谁2得款。

(17)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1拥有了人才优势,谁2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18)谁1搞“”,谁2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在这些例子中,谁1与谁2所在的为分句,而谁1分句也不包含谁2分句,即谁2分句不包含谁1分句,两者互不包含,相对独立,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它们都是分句,组成一个复句。但同时,它们相互依存,谁1分句与谁2分句之间互有关系。

1.谁1所在的分句和谁2所在的分句互有关系。换句话来说,它们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如上述各例,谁1所在的分句与谁2所在的后分句有假设关系或条件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关系词语来进行确认,我们可以把上述各例变换为:

(14)如果谁占有了东方,谁就能成为大富翁。

(15)如果谁不给你落实,你去找谁!

(16)实行税费提留一次到位,农民按照国家规定交售的粮食,谁出售的话,谁得款。

(17)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只要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18)只要谁搞“”,谁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所以,我们可以说,“谁1……,谁2……”句式,它构成的复句一般归属于因果类复句。(按邢福义三分法②)

2.谁1所在的分句与谁2所在的分句,相互依赖,“谁”往往可以承前省或承后省,如我们可以说:“谁搞‘’,#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谁1……谁2……”还可以凝合在一个句子中而形成一个紧缩句,如:

(19)谁1搭上中国经济体谁2就赚钱。

(20)这句充满杀气和血腥的话,被流传得很广,谁1听了谁2脊背发凉。

(21)还要在一个最大的“高升”里放五样东西,升入高空又撒落下来,谁1拾到这些东西谁2就走运。

同理,它仍然存在着假设或条件关系。“谁1”和“谁2”有所指,都是指人,而且是同指一个对象。

当然,“谁1……谁2……”句式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在句子里自由活动,如:

(21)一是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1决策、谁2负责”的原则,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决策者责任。

(22)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各执一说,相持不下,一时很难判定谁1是谁2非。

例(21)是在介词结构中作中心语“原则”的修饰语,或者定语,例(22)则是作动词“判定”的宾语。尽管句法位置不同,但谁1与谁2所指对象是同一的,是有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谁1……谁2……”句式,既可以成为一个复句,又能为一紧缩句,还能充当句法成分,自由运用在小句中。但其共同点就是,谁1与谁2都是有定的,是有所指。而且两者构成的逻辑―语法关系当属因果类。

三、“谁1……谁2……”的语用特点

在语言层面,某种句式的形成一定有它自身的语用效果,我们都知道,把字句、被字句等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其特殊的语用功能,如把字句强调的是它的处置义,被字句突出的是其被动义,一般带有不幸色彩。“谁1……谁2……”句式,在语用上带有何种特殊性呢?试看下例:

(24)市场导向的企业会本能地对这种压力做出反应,谁1反应得越快越早,谁2就能在未来市场中成为真正的强者。

(25)法规明确规定:人为地质灾害,谁1引发,谁2治理。

(26)他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谁1要分裂中国,谁2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所有中国人包括台湾同胞都不会饶恕他。

(27)山东省明确:增加农民负担是一条“高压线”,谁1碰谁2就要承担责任、受到处罚、付出代价。

以上各例都是以一种正式的口气,严肃认真地陈述一事实或事态,都是以虚说实,强调的是谁1和谁2的连带关系,以及互相依存的一种关系,所以“谁1……谁2……”句式,让其共处一天平枰的两端,假设或条件与结果同等重要。正因为是一种虚,是一种不可知的条件,所以不可能如此直接地或武断地得出一个结论,只能比较委婉地表达出想法,避免正面冲突。不知道其人其事,但总有人、有事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作法,以示警告。因此,我们可以说,“谁1……谁2……”句式强调的就是,在不能明说,或不可知的情况下,来委婉指出或告知,避免了轻率与鲁莽。可以是好的鼓励,如(24),也可以是严重的警告,如(25)、(26)、(27)等。同时,在结构上也更简洁、对称,意义也更加丰富,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需要。

四、结语

“谁1……谁2……”句式是现代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句式,它的形成,与“谁”的任指用法密切相关,“谁1”和“谁2”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同指与照应,以及语义逻辑上的关系(假设或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使其语用功能突出,能避免在假设推理中过于武断,而“谁”的有指不定有定用法让“谁1……谁2……”句式带有委婉的语用色彩。

注释:

①②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191-194,193.

参考文献:

[1]陶伏平.“谁”非疑问用法分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

[2]王仁法.试论现代汉语“谁”的匹配用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

[3]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上一篇: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唐宋诗词格律教学“三部曲”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