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农业高职院校的新生班主任

时间:2022-09-08 02:45:46

浅谈如何做好农业高职院校的新生班主任

摘要:从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出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如何做好农业高职院校的新生班主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新生班主任 农业高职 学生工作

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一方面,高职新生从中学步入大学,还没有完全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着迷茫和困惑。另一方面,农业院校中家庭困难的学生相对较多,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社会的热心帮助。当前,面对这批多数是“90后”的农业高职新生,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变工作,引导他们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并加强自我管理,就成为大学新生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一、深入了解新生基本情况,建立师生情感基础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特殊形式的认识活动,同样需要情感作为支撑,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沟通。这点对于家庭困难学生较多、对未来缺乏信心的农业高职新生群体尤为重要。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基础,首先就要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一方面,通过查阅新生基本档案材料和入学后的登记表格,对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操行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等有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新生刚入学期间,班主任要经常走进宿舍与同学交流,直接与学生接触,增加对学生的直观了解。

笔者在每一次带新生班的过程中都争取在一周内发现本班级学生的特点,从而迅速叫出他们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新生对班主任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以建立起平等和谐基础之上的师生关系。

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引导树立人生目标

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经历了高考失败的阴影,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未来充满迷茫。因此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对未来重塑信心是新生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入学教育则扮演了促成新生完成中学到大学角色转换的重要角色。

在入学教育的方式上可以采用教师课堂传授与学生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专业教师在新生开学初始对三年的专业学习做详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这点对于农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借助系学生会等学生团体邀请本专业高年级优秀学生,采用讲座、沙龙等形式对新生进行经验传递和思想交流。实践证明,因为年龄比较接近,学生们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高年级学生的观点。

在入学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笔者通过召开班会的方式,鼓励学生在积极讨论的基础上,确立学习、工作、生活、社团活动等各方面的目标,并建议和引导新生在大一阶段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从而使得学生在入校初期就能找准定位,为三年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明确班级规章制度,选拔培养优秀班干,形成良好学风班风

群体情境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社会助长作用,也可以是反面的社会阻抑作用。因此,建立优良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对于新生入学后三年的大学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保证,也担负着让学生适应社会的责任。因此,在学生军训期间,笔者就带领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并颁布班级规章管理制度,改变学生存在的纪律冷漠心理。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宣讲,以及历史案例的介绍,要求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自觉锻炼自己,从而形成自律、自爱、自重的良好班风。

新生入校时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还不深入,如果刚进校班委完全由班级学生进行公开评选,可能会无法不能保证当选的班委能胜任这项工作,也不能保证当选的班委能够引导良好的学风班风。因此,笔者在新生班级班委的选拔过程中采取了民主投票和班主任任命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班干来源于新生的民主投票;另一方面,具体的职位由班主任根据对学生调研结果进行任命。

在选拔好班干之后更要注重对班干的培养。一方面,在学习上、生活上严格要求班干,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树立起威信,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培养班干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新生大一阶段,特意安排班委每周独立组织以“全新的生活、全新的自我”为题的主题团课,给与班委们独立工作的机会,以锻炼班委们的组织能力,激发班委们的工作热情。

四、关心问题学生、贫困学生,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问题学生、贫困学生较多是农业高职院校新生的重要特点之一。作为班主任,关心并处理好这部分特殊群体就显得额外重要。

对于问题学生,要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不少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品德、行为、心理问题。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同时善于了解“问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利用充分的沟通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结,利用赏识教育提高“问题学生”的自信心,以培养他们建全的心理和独立的人格。

另外,我们要促进和帮助贫困学生全方面发展,避免“贫困学生”变为“问题学生”。贫困学生面临的现实境遇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和社会采取的“贷、助、勤、补”等多项措施已经从一定程度上大大地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觉得在关注贫困学生内心世界,给予尊重和关爱的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贫困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对于增强贫困学生自信,提高贫困学生竞争力具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在帮助贫困学生的工作中,还需要充分发挥班委、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使贫困学生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团结向上、相互关爱的班级更可以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新生班主任工作更须精益求精。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班主任工作开展,而良好的新生班主任工作则会让之后的班级管理事半功倍。因此,新生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样,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农业高职学生才能在大学三年中得到更好的成长,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钱栋霞.浅谈高等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J].辽东学院学报,2004.

[2]黄永利.解析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职责[J].考试周刊,2008,(35).

[3]周朝彬,陈翠萍.创建良好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新生班主任管理工作浅谈[J].科教文汇,2009,(11).

上一篇:浅析学校管理中教师积极进行的调动 下一篇:以大学生阅读需求为中心,提高图书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