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08 12:28:58

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不断的发展,以及周围环境和施工场地的限制,地下连续墙逐渐成为深基础施工中常见的围护结构形式,是深基坑施工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深基坑的使用性能及其施工质量。以下本文就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探讨

1、地下连续墙优点与缺点

1.1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近年来,地下连续墙被广泛应用到的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具有以下的优点:

①施工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②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③防渗性能好。④可用于逆作法施工。⑤适用于任何地质条件。⑥可用作刚性基础。⑦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⑧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

1.2地下连续墙的缺点

①地下连续墙施工如果遇到特殊的地质(如软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岩石等),会增大施工难度。②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当或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接头处理困难,有可能出现相邻槽段没法对齐和漏水的问题。③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其成本造价要比其他的支护技术高。④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地处理比较麻烦。

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2.1导墙的制作

导墙壁是地下连续墙开挖之前修筑的临时构造物,它起着控制连续墙平面位置、垂直导向、水平定位及挡土与稳定护槽泥浆液面的作用,导墙在拐角处的其中一边加长40cm,以保证成槽空间及钢筋笼顺利吊放。

导墙制作前先用全站仪放出地墙轴线,并放出导墙位置,导墙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底。平整夯实基底。混凝土浇筑采用模板及木支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导墙顶高出地面不小于10厘米,以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内,污染泥浆。导墙在拆模后及时沿其纵向每隔2m设上、下两道支撑,将两片导墙支撑起来,以防导墙壁位移。上道支撑采用[10槽钢,下道采用80×80方木。导墙强度达75%设计强度时,并架设好支撑后,墙背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夯填时两侧对称均匀回填,防止墙体产生水平位移。

2.2泥浆制备

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为保持开挖沟槽壁的稳定、悬浮岩屑和冷却钻头,要不间断地向槽中供给优质泥浆,泥浆制备质量控制措施:

(A)泥浆制作所用原料符合技术性能要求,制备时符合制备的配合比要求。

(B) 泥浆制作中每班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新拌泥浆应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补充泥浆时须不断用泥浆泵搅拌。

(C)混凝土置换出的泥浆,应进行净化调整到需要的指标,与新鲜泥浆混合循环使用,不可调净的泥浆排放到废浆池,用泥浆罐车运输出场。

2.3地下连续墙成槽

(1)抓斗抓挖成槽

根据工程地质结构情况,采用槽段跳档的型式施工槽段,单元槽段成槽采用“抓冲结合”的方法,用液压抓斗完成土层中的成槽任务,冲孔桩机则负责入岩、修孔、清孔及冲刷接头。

液压抓斗定位后,抓斗平行于导墙内侧面,抓斗下放时,自行进入导墙内,不允许强力推入,以保证成槽精度。如果在成槽过程中遇到底部障碍物或旧基础时,用冲桩机低锤将之打碎后再用抓斗挖孔成槽。

不宜满斗挖土,即每斗不能挤满土方,因为土在泥浆中经过挤压后,会影响泥浆质量,使泥浆粘度比重增大。装土的抓斗提升到导墙顶面时,要稍停,待抓斗上泥浆沥净后,再提升转到临时堆土场或立即装车送走,以防泥浆污染场地。掉在导墙上的泥土清至槽孔外,严禁铲入槽中;抓斗挖土过程中,上、下升降速度均缓慢进行,抓斗还要闭斗下放,开挖时再张开,以免造成涡流冲刷槽壁,引起塌孔。

抓槽时机械履带应与槽段平行,抓斗每抓一次,应根据垂线观察抓斗的垂直度及位置情况,使抓斗与槽段中心一致,然后下斗直到土面,若土质较硬则提起抓斗约80cm,冲击数次再抓土,起斗时应缓慢,在斗出泥面时应及时加灌泥浆,保证一定液面。

(2)对于岩层部分采用冲孔桩机进行冲槽,冲槽时,锤中心应与槽段中心平齐。

岩层部分钻孔之间岩埂采用冲击钻机配1.5m长的方形钻头冲凿,修整成槽。冲击时低锤密击,起落钻头速度均匀,并保持吊钻钢丝绳始终有一定的张紧力,以保证成槽质量。

(3)连续墙拐弯处处理

在连续墙分幅中,部分位于结构拐角处,墙体为“L”型、“Z”型,在施工导墙时,拐角处布置如图所示。

连续墙拐角处示意图

开挖时先抓挖1,使抓斗沿长导墙开挖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当1开挖完成后,再开挖2。清槽完成后即可吊放“L”型钢筋笼,灌注水下下混凝土。

2.4清底换浆

槽段的清孔作业利用地下连续墙机液压抓斗有序地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抓斗每次移动50cm左右,将槽底的碴土清除干净。

清槽方法采用砂石泵反循环法进行。开始时利用循环泥浆进行清碴,直至清碴达到要求后改用优质泥浆进行置换,确保槽段混凝土与槽底基岩紧密结合。

泥浆补给要及时,槽内泥浆液面不得低于导墙顶面以下0.5m,以防造成槽壁塌落。

清槽后槽底沉渣要求,孔底停滞一小时内槽底泥浆比重<1.2,沉渣<8cm,对于槽段接头清刷,必须用带特制的钢丝刷的方锤在槽内混凝土端头上下来回清刷,将刷外向型提出泥浆面观察刷子带泥情况,至使接头处干净不夹泥。

清渣后槽底沉碴:

a)承重墙应不大于100mm;

b)非承重墙应不大于300mm。

2.5钢筋笼的吊放

钢筋笼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成型后采用起重机整体起吊,为保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采用增设纵、横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上的斜拉条等措施,所有钢筋连接处均采用焊接。

2.6混凝土灌注

地下连续墙墙身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根据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分幅情况,所有墙幅均采用两根导管进行灌注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如下:

(1)开始灌注混凝土时,隔水栓吊放的位置应靠近泥浆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以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约为0.3~0.5m。

(2)要控制好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储料斗储存量设计为2m3。

(3)控制好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每槽段灌注时间控制在6h以内。

(4)随着混凝土灌注面的上升,要适当的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在2~4m,不大于6m并不小于1m。

3、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标准

3.1槽底沉碴厚度:≤100mm;

3.2墙身垂直度:≤±0.5%;

3.3墙顶中心线偏差:≤30mm;

3.4墙面大致平整,表面密实,无渗漏,局部突出部分≤100mm并不侵入内衬墙净空。孔洞、露筋、蜂窝的面积不超过单元槽段面积的5%。

4、结语

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大、防渗好、扰动小、环保等优点,但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需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人素质,在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机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吴伟军,超宽.超深地下墙施工技术.建筑施工,2006(5).

[2]中化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分析 下一篇:探析沉井技术在大型混凝土结构下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