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3-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分析

时间:2022-09-08 12:18:19

广州市2003-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03-2007年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3-2007年发生在学校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广州市共报告14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共有病例547例。10-12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21∶1,病例主要分布在小学和中学。感染来源尚不清楚,传染途径可能以消化道为主。结论 小学和中学等人群聚集的单位容易发生诺如病情胃肠炎疫情,应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传播性胃肠炎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症状和体征;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73.3 R 18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1018-02

诺如病毒(norovirus)原名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常在医院、学校、餐馆、托幼机构、老人院、家庭及其他人群中引起大规模爆发流行[1]。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3年开展诺如病毒检测以来,每年均发现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爆发疫情,学校是高发场所。为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现对2003-2007年广州市报告的14起发生在学校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广州市2003-2007年发生在学校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采集的肛拭、粪便、呕吐物、食物、水样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学检测,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轮状病毒、腺病毒、星形病毒抗原检测,用RIDASCREEN 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检测。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3-2007年广州市共报告诺如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22起,其中发生在学校14起,包括小学7起,中学4起,体校、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各1起。

2.2 流行病学特点

2.2.1 流行强度 14起均为爆发疫情,共报告病例547例,无死亡病例,受威胁人口达19 863人,罹患率为2.75%。每起疫情的病例数在8~82例之间,罹患率波动在0.88%~14.91%之间。

2.2.2 时间分布 14起疫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9-12月份,分别是1,3,4,2起),其次是春季(1-4月份,每月各1起),夏季无发病。流行时间最短2 d,最长12 d,平均5 d;首例距报告时间最短1 d,最长5 d,平均2.50 d。

2.2.3 人群地区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3岁(为幼儿园儿童),最大40岁(为学校教师)。其中10~1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共发病267例,占发病总数的48.81%,主要为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体校在校学生;其次是5~9岁年龄组,共发病148例,占发病总数的27.06%;第3位是15~19岁年龄组,共发病102例,占发病总数的18.65%;2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30例,占5.48%。男、女性别之比为1.21∶1。学生占发病总数的97.81%,其余为教师和学校员工。除3所学校的疫情未发现明显聚集性以外,其余爆发疫情均有聚集性。

2.2.4 传播途径 14起疫情均未查找到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推测可能以消化道为主,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和人-人密切接触传播。其中8起疫情有在学校共同进食史,其余未发现共同的食物暴露史,但所有的疫情均未发现患者病前进食贝类等海水产品。

2.3 临床表现 见图1。

以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其中呕吐发生率为67.19%,腹痛为68.09%,腹泻为47.80%,发热为27.60%。14岁以下年龄组与14岁以上年龄组各种症状的发生率有所不同,14岁以下年龄组的呕吐发生率高于腹泻,14岁以上年龄组呕吐发生率低于腹泻。

2.4 实验室检查 14起疫情共采集粪便标本124份,肛拭子标本13份,食物及水样标本25份。采用ELISA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在食物及水样标本中均未检测到诺如病毒抗原。粪便标本用ELISA法检出阳性57份,阳性率为45.97%,肛拭子标本用ELISA法未检出阳性。所有标本均未检测到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同时用ELISA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星形病毒、腺病毒抗原,均为阴性。

3 讨论

诺如病毒是急性非细菌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诺如病毒是除轮状病毒外造成腹泻的主要病原。方肇寅等[2]1995年首次在我国婴幼儿腹泻粪便中检测到诺如病毒。此后陆续对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区诺如病毒感染爆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证明,诺如病毒感染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近年来香港每年均报道多起发生在老人院、托幼机构、学校等场所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特点有共性,也有其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小学是学校发生诺如病毒爆发疫情最多的场所。(2)病例症状以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14岁以下儿童病例以呕吐为主。病程短,病情轻,一般在3~5 d内康复,呈现较明显的自限性。(3)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12月,11月是流行高峰。我国其他地方资料显示其达到高峰时间均晚于广州市[3-4],国外报道的流行季节也多在冬季,但也有在夏季出现小高峰的情况。(4)病毒侵袭的对象主要为少年和青年,而国外报道的主要为幼儿和老人[5]。(5)部分病例有共同进食史,推测经食物传播途径可能性较大,尚无证据表明介水传播。部分无共同进食史的学校发生多个病例提示有人传人的可能,经飞沫、气溶胶或密切接触传播。

处理这些疫情时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有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对发生疫情单位的水源、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对疫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倡饭前便后洗手等。学校是人群较密集的场所,因此疫情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免造成播散。鉴于粪便标本的阳性率高于肛拭子标本,因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尽量采集现症患者的粪便标本。

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在预防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减少该类疫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PARASHAR UD, HUMMELMAN EG, BRESEE JS, et al. Global illness and deaths caused by rotavirus disease in children. Emerg Infect Dis, 2003, 9(5):565-572.

[2] 方肇寅,温乐英,晋圣锦,等.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病毒学报,1995,11(3):215-219.

[3] 陈军林,王滔,高建民,等.福州地区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中国共患病杂志,2003,19(2):83-84.

[4] 吕红霞,方肇寅,谢华萍,等.河北卢龙县1999-2001年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525-528.

[5] LOPMAN BA, REACHER M, GALLIMORE C, et al. A summertime peak of “winter vomiting disease”: Surveillance of norovirus in England and Wales, 1995 to 2002. BMC Public Health, 2003,3:13-16.

(收稿日期:2008-04-29)

上一篇:某大学1998-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下一篇:北京市崇文区2002-初中毕业生内科体检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