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介入诊疗术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时间:2022-09-08 12:02:06

老年患者介入诊疗术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1-170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心脑血管介入术是通过冠脉或脑动脉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到冠状动脉或脑血管,显示血管的走行和病变程度与性质,以及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是目前对心脑血管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笔者通过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本科老年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根据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制定出老年患者介入术心理反应调查表,在2005年11月~2006年4月51例老年患者中采取了问卷形式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老年科2005年11月~2006年2月住院51例老年患者。男38例(74.6%),女13例(25.4%),年龄66~86岁,平均74.56岁。冠状动脉造影术(CAG)18例,脑血管造影术(DSA)12例,心脑血管同时行造影术15例,PTCA及冠脉支架植入(PCI)术4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2例。

1.2 方法:将老年患者心理反应调查表(表略),在进行诊疗术前后1~3天的老年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分析其心理状况,对相对比较集中的几个心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3 调查结果:见表1。

2 心理分析

表1显示出老年患者对介入术前后主要心理反应归纳有以下几种:(1)无所谓心理:多数老年患者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活不了多少年,就不必做进行介入术。(2)恐惧心理:由于不了解心脑血管介入术的程序,认为是动刀子,大手术,下不了手术台;另外对术后发生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危险程度十分关心。(3)拒绝心理:有相当部分的老年患者,对术后制动平卧24小时,不能翻身这一特殊护理要求感到难以接受。(4)忧虑心理:由于老年患者多数生活行为均不便,术后又迫切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但又不愿意过多地连累子女们,所以心理矛盾。(5)孤独心理:由于老年人的特殊心态,在行手术后,子女们稍有疏忽,一些老年人认为子女不关心他们,就会感到郁闷和孤独,表现出一些反常现象,这时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

3 护理

3.1 消除无所谓心理:患者不了解介入术的相关知识,对介入术的技术性和费用的昂贵也心存余悸,部分的老年患者不愿接受这一手术,因此产生了消极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更应向患者讲明心脑血管介入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因血管硬化与斑块形成而引起心血管或脑血管的狭窄所带来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解除疾病对患者的折磨,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是提高生命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人的生活数量;老年人有一个相应健康的体魄,是子女最大的希望,对个人,对家庭乃至对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许多老年患者通过耐心开导和讲解,解除了无所谓的心理,很多老年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手术。

3.2 消除恐惧心理:我们术前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多方面的思想情况,责任护士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已行介入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血管改变的图片及X线片进行讲解,让他们对介入术有理性和感性认识。同时介绍患者自己去了解已做过介入诊疗术的且效果良好的病例,请他们现身谈谈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感受和效果,帮助患者全面地认识介入术,增强患者信心,消除其恐惧,使更多的老年患者能轻松地接受介入诊疗术。

3.3 缩短术后平卧时间,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在调查表中反应出老年人因手术后穿刺侧制动和平卧24小时这一要求难以接受占82.3%。针对老年患者的拒绝心理,我们对术后穿刺侧制动和平卧24小时进行观察与研究,打破介入术后常规平卧24小时,术侧肢体伸直12小时不能弯动[1]的护理要求。在患者凝血系统及术中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平卧时间,提前改变,进行床上翻身,提早下床活动。做法是:术后平卧5~6小时后,抬高床头30度~45度半卧位,同时由护士协助向穿刺侧位,患者的穿刺侧大腿弯曲30度(目的是自行压迫穿刺侧股动脉),并用30 cm高泡沫垫支撑患者的背部,减轻患者侧卧时的身体的支撑力,以增加其舒适度。根据患者自己的需求,2小时后(即术后8小时)可自行平卧,如患者需要向对侧翻身,则需要在护士的协助下翻身。15~18小时后可以下床站立,此观察与研究还在进行中。但是通过此护理的10多例患者效果均好,患者也非常满意。同时还有效地解除了患者的术后失眠,排便困难现象,有利于术后恢复。

3.4 增加亲情与关爱:在接受介入诊疗术中有部分老年患者,自己是愿意行介入术,但是担心子女工作忙,或者是不愿连累他们,手术后行动不便,无人照料。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做好子女的工作,让他们尽量在老人做手术期间能来医院进行照顾,让亲情驱逐担心与孤独,同时护士也要在术后除了严密的病情观察外,还要尽量给予老年患者生活上的照顾。用关爱的语言来安慰患者,多与他们交谈和沟通,使他们不会感到无助。为了更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术后制动时间,我科医师对尺桡动脉进行AIIen试验[2],阳性者,采取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术,这样患者能走着到介入室,术后自行走回病房。减少了术后制动带来的不便。通过这些方法,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术逐渐增多。

3.5 加强术前术后排尿的护理:针对部分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带来的术后排尿困难(41%)及术后精神紧张,引起尿潴留现象,我们加强了术前对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择期手术者,在术前2天嘱患者自行在床上进行排小便练习;急诊手术者,在术前1小时指导患者在一侧肢体制动的情况下练习床上排尿1~2次,达到患者排尿相对自然[3]。护士还应讲清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用积极的语言来激励患者,对术后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注意语言要委婉,多向家属介绍,以免造成患者心理紧张。对术后因平卧引起腰酸背痛时,在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的同时,还可帮助患者进行腰骶部及下肢的按摩,以减轻疲劳感,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现象。

参考文献:

[1] 朱秀琴,智 光.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3,28(1):9.

[2] 吕树铮,陈韵岱.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

[3] 王 萍,冯恭新.术前排尿训练对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6(7):537.

收稿日期:2006-12-04

上一篇: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一篇:100例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