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产动画中儒家美学观的秉承

时间:2022-09-07 09:11:31

论国产动画中儒家美学观的秉承

摘要: 动画不仅仅只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而存在,还具有具有娱乐、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社会功能,能充分体现出儒家美学思想中“文以载道”的入世则哲学观。教化、娱乐兼备的国产动画,也能体现出“中和”的儒家美学观。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急剧增长、凸显现代化、动摇传统文化的今天,国产动画创作仍然要秉承儒家美学中“文以载道”和“中和”的观点。

Abstract: Animation which fully reflect engagement philosophy of literature for moral instruction in Confucian aesthetics not only exists as a cultural industry, but also has social functions of funning, promoting national culture, develop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Domestic animation with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lso reflects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 rapid growth in economic, highlighted modernization and shaken traditional culture today, creation of domestic animation still need to inherit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for moral instruction",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in Confucian aesthetics.

关键词: 国产动画;儒家美学;载道;中和

Key words: domestic animation; Confucian aesthetics; for moral instruction;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321-02

0 引言

动画是综合文学、绘画、音乐与科技的一门交融艺术形式。一方面具有文化特性,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状态和文化软实力,这种文化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着强烈的影响,无形中影响着国人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具有产业特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命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文化经济实体。国产动画也不例外,同样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促进经济增长的使命。在抗战年代,一些动画促进了国民的爱国精神,为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极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派”动画享誉世界,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宣扬作出巨大贡献。现阶段国产动画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前景看好,期待国产动画能再创辉煌,做好国内与国际市场,促进文化经济的提升,宣扬中华民族之优良文化精神。要达到这些目的,笔者认为秉承儒家美学的“文以载道”和“中和”思想不容忽视。

1 “文以载道”的美学观,社会责任感的秉承

儒家学主要是关于社会思考的一种入世哲学,他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主导“文以载道”的美学观,这种观点已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深处。在艺术领域,它把艺术家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对于社会的伦理和风俗起着教化作用,国产动画艺术的美学价值也应是如此,早期的中国动画艺术家们在作品中灌汇发人深省的内涵,让观众获得教益。国产动画片一向遵循寓教于乐的创作原则。“1961年总理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创作方针后,中国动画艺术家们遵循动画艺术规律,注重动画语言抒情言志,让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机地融合于形式之中,以得到更为生动的体现,寓教于乐得以最佳体现。”[1]呈现出一批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备的动画佳作。例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告诫人们不能以貌取人,事物内在的本质往往和它的表面形态不完全一致,故事情节还反映了坚持到底就能胜利的道理;《骄傲的将军》告诉人们先天条件再好也要努力、也要有思索进取的精神才能做的更好,教诲人们要不骄不躁,后天努力更为重要;《牧笛》则证明经过人类加工吹奏出来的音乐比自然未加工的声音更美妙……

国产动画注重教育的思想与儒家传统中的“文以载道”观一脉相承。“文以载道”美学观最终表现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教化作用。

孔子在《乐记》中曾谈到音乐的教化作用:“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后世的文学艺术也秉承了教化之风,在戏曲中教化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初,陈独秀在《戏曲论》一文中就提到:“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2]由此可见,“载道”、“教化”的传统由来已久,作为后起的国产动画艺术,国产动画片自诞生之日起也已秉承了这一文化思想。儒家美学思想在我国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儒家传统的基本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讲的是入世哲学,探讨的是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历代有识之士都怀有强烈的救世思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中国人思想得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家、思想家就不用说了,文学家们也不例外,他们没有机会直接参与政治,文学家将满腔的救世之情诉诸于笔端,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心声,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都是很好的先例;艺术家们则用视觉和听觉艺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唤起人们的觉悟;国产动画艺术家们同样充满了历史使命感,他们始终将载道观视为国产动画片的创作原则,在抗日战争年代,都将抗日救国的宏图大志融入动画片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解放以后,国产动画秉承这一传统,还有过辉煌的阶段。20世纪末中国动画受到日美动画的冲击,今天中国动画有很多模仿日美动画的风格,笔者认为长此以往会威胁到国产动画的文化产业,它们在侵袭着中华少儿的思想,所以笔者认为,“载道”这一传统应该延续,动画创作者在每次创作中应该在选题和立意上动足脑筋,把动画作品做成除了在造型、音乐、情节等方面(娱乐性)向观众传递美感以外,还要展示作品中的意味美和道德美,让观众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了使国产动画起到育人的目的,先前的国产动画艺术家们已形成了一套创作风格,比如在作品中凸显人物角色的正邪对立,通过他们的尖锐斗争,揭示正面人物的善良与崇高,暴露反面人物的凶恶与狡诈;在剧情结构的设置上,通常也会出现善、恶两面。通过对比启发观众,从而起到教化作用。不难看出,国产动画秉承了儒家美学思想中的载道观,使得国产动画成为规范社会道德、弘扬民族美德的重要媒介,使国产动画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

2 “中和”美学观,乐教结合

儒家美学的美感是“中庸”,这也是孔子美学审美的尺度。其真谛就是要求“矛盾的双方处在和谐的统一中,每一方面都不片面地突出而压倒对方,双方的发展都应有其适当的限度,从而相互依存、协调发展”[3]。这一美学审美尺度在当时更多的是就艺术及人的存在状态而言的,这在国产动画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国产动画片不仅有教化性,而且具有娱乐性,达到一种和谐的审美特征。中和美学的命题在《中庸》中有所体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还说:“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能够看出儒家美学把“中和”看成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并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内在精神。也使得“中和”成为儒家什么教化的最终目标,国产动画艺术同样体现这一精神。国产动画片有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形式上与西方动画片有明显的不同,国产动画在线条和造型上,多运用一些流畅的线条和自然和谐的笔墨造型,以流动的线条传达角色的神态,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从而产生自然和谐的视觉效应。如在水墨动画片《牧笛》中,通过它流畅的线条,圆润和谐的笔墨造型,给人传递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命本质的精神境界。在内容设计上同样追求“中和”的美学观,让动画片达到“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动画片不仅仅有教育意义,而且娱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和儒家美学思想相吻合,不要“文以载道”,有“礼”、“乐”制度,同时强调“中和”之美。所以,“中和”也是儒家审美文化传统之一。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可见“中和”的美学观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动画艺术创作固然需要激情,动画片要表现出极强的娱乐性,但不是无限度的情感发泄,还要注意动画艺术的教化意义。荀子所谓的“中和”之美是:“从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说的是在“道”的引导下,审美情感才能不乱。儒家“中和”的美学观国动画艺术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很多国产动画片中都有所体现,如《牧笛》、《山水情》、《大闹天空》等等,反映出对平静的、和谐的美感追求。国产动画作品中的画面(构图、线条、润色等)、内容、角色设计等,都体现出儒家的“中和” 美学精神。

3 结束语

国产动画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儒家的美学思想,曾走过辉煌的时代。而今,在日、美等国外动画冲击下的国产动画,在创作形式上、文化上、内容上都受到国外动画的影响,一批动画创作者盲目的模仿他们、崇拜他们,而忘却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源,使得国产动画业处于尴尬的局面。笔者认为在21世纪经济信息化时代,国产动画仍然要秉承儒家“载道”和“中和”的美学观,国产动画在教化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娱乐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岩.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载当代电影,1988,(06).

[2]王永宽.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载中州学刊,2003,(03).

[3]编写组.孔子的美学思想[C].//《中国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袁文薇.儒家美学观及其对建筑艺术的影响.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上一篇: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探讨 下一篇:虚拟场景建模技术研究